• 文化综艺折射青年传统文化热
      《中国诗词大会》已走到第五季。文化类综艺能有这样的生命周期,并且未见明显颓势,就当下而言,有着足够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从2016年至今,《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等多档文化类综艺,不断赢得收视率和口碑的双重认可。从模式上看,这些文化类综艺既不像港台综艺模式“嘻嘻哈哈”,不像欧美综艺模式受“条条框框”限制,也不像韩国综艺模式“大喊大叫”的风格,更符合中国国情、更接中国地气儿,在剧情节奏、情感认知、价值理念、文化身份上,与电视机前、各类平板电脑和手机屏幕前的青年观众,有着更为贴近的文化心理距离。  就算是在今天,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脑海中,一提起传统文化、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程度上还是会有刻板、保守的印象,很少会将这些话题与青年文化、青年亚文化联系起来。然而近几年来,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所折射出来的一系列新鲜、纷繁的文化经验,却从根本上颠覆了这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看法。  事实上,当下的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了令人始料未及的巨大热情。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纪录片、文化类综艺近三年来的“突然”热播,大大超出了既往所有理论分析框架的解读范围。  对于当代青年迸发出的传统文化热情,我们要加倍珍惜和重视。中国广大青年群体,正在作为电影、电视、移动互联网等各类文化产业的消费主体,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源源不断地登上历史舞台。横向对比日本的“低欲望一代”,看看西欧、南欧、北美发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青年群体作为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增量意义,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这个维度上,这一波被誉为“清流”的文化类综艺是不是一种生命力更长、效益产出周期更持续的模式?能不能在较为丰富的层次上满足来自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县级市的广大青年群体的文化娱乐需求?这些关键性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评估。“清流”文化类综艺背后的传统文化热所影响的范畴,恐怕也不只局限在其自身行业范围内,还将辐射到其他多个领域。(作者:孙佳山 )
    2020-02-12 09:34:38朗读者
  • 《朗读者》获上海电视节最佳季播节目唯一大奖
      6月16日晚,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开幕,经过三天紧张地评选,本届白玉兰奖结果一一揭晓,见证荣耀诞生。  一、高而不冷,丰富而美好,《朗读者》获得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唯一大奖  颁奖典礼上,张君甯与蒋昌建作为颁奖嘉宾颁发最佳季播节目与周播节目奖项,《朗读者》第一季与《开讲啦》分别荣获以上奖项。节目的制作人、主持人董卿着一袭优雅长裙上台领奖,她坦言第一次作为制作人登台很紧张,感谢白玉兰奖对节目的厚爱,随后简单分享了作为媒体人、制作人的感受。她通过分享青年围棋手柯洁的采访,表明:“人永远比机器更加高贵。而《朗读者》  节目也就是希望能够彰显这样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作为媒体人,她表示有义务为文化传承做出贡献:“中央电视台作为一个国家媒体,也可以说在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重新把目光又投注到了最简单也最丰富,最质朴也最深刻的文字的世界,就是要扛起这样一面文化的大旗,我们作为媒体人,也理应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条道路上,一往直前,始终如一。”  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朗读者》再次打破曲高和寡的魔咒  6月13日,董卿在上海白玉兰电视节开幕论坛上作以《以文学之名 叩问生命》为主题的演讲,分享了《朗读者》制作的台前幕后。  真人秀节目四起、娱乐至死的氛围中,娱乐化同质化竞争激烈,《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汉字英雄》《见字如面》等文化类节目看似窄众,却凭借着有营养的内容、丰富的节目形态、各具特色的叙述或表现,打破了传统刻板印象,收获了高口碑。同时,在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中,阅读变得碎片化图片化,深度阅读日渐式微,书本难以给心灵滋养。而在董卿看来,朗读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由此,一档品味阅读的栏目《朗读者》被孵化而生。  董卿首次作为节目独立制作人,将她作为主持人长达20多年电视经验全情绽放,从节目创意到立项,到嘉宾的选择,到舞台、灯光、开场札记,到经费、赞助商、播出平台等,她都事无巨细参与。《朗读者》于2月18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董卿在首播开篇中深情讲述:“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三、给生命以敬畏,给文学以礼遇,现象级节目对社会全方位的影响  从首期的“遇见”到“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告别”、“勇气”、“家”、“味道”、“那一天”、“青春”,12期主题看似平实无奇,实则都具有强大的情感张力与包容力,经由嘉宾的讲述与朗读,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在文字与心灵的共振中,温和而有力量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让观众遇见大千世界,重新认识自己,认知世界。  董卿说:“绝不要低估观众的审美与判断,必须拿出最专业的态度和最大的诚意面对他们。”她想得对也做到了,节目得到了观众最好的回馈,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实至名归。
    2017-06-19 11:16:01朗读者
  • 郭琨曝南极科考站励志建站史 获网友致敬
      人这辈子,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每一个被你记住的日子都将成为生命里不可复制的那一天。如果说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那一天一定是千回百转的一枝。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4月29日(周六)晚播出了第十一期节目。节目中,《朗读者》以“那一天”为主题,邀请到中国南极科考奠基人郭琨、前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安文彬、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士杰、特级摄影师姚建中、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等嘉宾一同在朗读中分享生命中最难忘的那一天。其中,那些令人惊奇感动的细节让无数网友在感叹的同时忍不住为之点赞。  郭琨曝南极科考站励志建站史获网友致敬  1984年11月20日,一支由591人组成的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奔赴南极。他们的任务,是建设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其中的领头人,就是后来的长城站站长,科学家郭琨。  为了这次建站行动,郭琨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在1983年9月的第十二次南极协商国会议上,由于中国当时还未在南极建立考察站,因此在表决环节,以郭琨为首的代表团被委婉地请出了现场。这件事给了郭琨极大的刺激——祖国已经开始走向富强,却连在南极会议上发声的资格都没有,这是他不能允许的。  为了民族荣誉和国家尊严,中国第一座南极考察站的建设紧锣密鼓地展开。在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几乎零经验的考察队仅用40天就建成了长城站。那一天,所有人都无比激动,接连去敲铜锣,居然把那个锣敲出一个大洞。节目中,郭琨颇为感慨地表示:“当时我们一般四五点就起来干活,连轴干,很多人因此都受伤了。前苏联站站长知道说不可能,亲自看到后特别惊讶,还问我们队员一天能拿多少钱,我们说不给钱也干,你给我们一天一万也不干。”  1988年,国家又决定在南极圈内建立第二座科考站中山站,当时郭琨得又到了不少外国同行的警告,表示想要达成这个目标肯定会困难重重。果然,在去建站点的路途中,郭琨等人就遇上了罕见的特大冰崩,当时翻下来的冰川距离船大概只有2到3米,船上的不少人已经穿起西装,刮上胡子,把皮鞋擦亮,以为船毁人亡,甚至还有船员已经开始写遗书准备后事了。所幸的是,在船的前头发现了大约30米宽的裂缝,大家伙下定决心往前冲,终于死里逃生,就连在一旁的主持人董卿也不禁说道:“上天还是眷恋咱们这条科学考察船队啊!”这段惊险的口述历史也让观众们对这些无私无畏的开拓者充满了敬意,有网友直言:“为了科学,为了国家,为了人类,正是有像郭老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南极科考人员,在那个冰封雪埋的世界里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才有了从1984年中国第一次登上南极乔治王岛,到现在中国在南极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的伟大成就。”  安文彬忆香港回归典礼细节感动网友  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在香港回归交接典礼上,中国国旗准时升起,香港的主权如期回归祖国。恍然间,那一天也已经快过去整整20年了。作为筹备香港回归交接典礼任务的主要负责人,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的安文彬眼中的那一天,与大众感受到的还十分不同。  在这场涉及到主权回归的盛事中,每一个环节如何处理,能否保证不出差错,都足以影响国家荣誉,因此安文彬必须将每件事都策划得天衣无缝。其中,仅仅为了让英国国旗提前2秒降落,好为演奏中国国歌做准备,安文彬就与英方代表进行了16次谈判。  安文彬表示,当时,英国代表戴维斯试图钻一百多年前签订的条文漏洞,以没规定具体几点几分为由拒绝在时间上让步。而安文彬则十分强硬地表态,按照惯例理解,就是零时零分零秒香港主权回归。面对英国人的百般刁难,安文彬忍无可忍站起身来义正言辞地表态:“香港被英国殖民者掠走占有150多年,今天香港主权回归,我们只要求两秒钟。”最终,英国人终于妥协让步。  节目中,安文彬朗读了一段《可爱的中国》献给二十年前的那一天以表达对祖国的情感。不少网友在了解到这些背后的细节后纷纷被这位有着强大气魄的外交官打动,纷纷直呼“看哭了”,还有网友表示:“看到安老喜极而泣的那一刻我不禁也落了泪,两秒之争争的就是国家的尊严和主权,无论谈判过程多么艰辛,安先生都以他那颗热忱的爱国之心维护着中国对香港的主权,我看到了老一辈中国外交官的精神。”
    2017-05-02 14:01:33朗读者
  • 张艾嘉登《朗读者》讲述女人的故事与味道(图)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或许因为它只存在于心里,所以提起“味道”这个词,伴随的往往都是记忆。4月22日,央视《朗读者》将以“味道”为主题,邀请到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著名导演张艾嘉、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得主叶锦添、都市爱情小说掌门人张小娴、杭帮菜掌门人胡忠英、青年钢琴演奏家吴纯等嘉宾一起在朗读中分享记忆中与“味道”有关的故事。  古诗词大师叶嘉莹为中华文化而“吟诵”  从第一期节目中的“中国英法翻译第一人”许渊冲到后来的“敦煌女儿”樊锦诗、“中国焊接学科奠基人”潘际銮,《朗读者》的舞台上时常会出现一些值得用生命去尊重的真正的大师。本期节目中,又有一位这样的大师登台,她就是已经93岁高龄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研究大师叶嘉莹。  叶嘉莹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后师从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学习,深得老师的赏识。1945年大学毕业后,叶嘉莹便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先后于多所世界著名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化,去年还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生成就奖。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  叶嘉莹曾说过:“我以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吟诵诗词这一活动,叶嘉莹一直十分倡导。而吟诵,其实也就是古典版的朗读。在本期节目中,这位著作等身的教育大师将在《朗读者》中畅谈古典诗词文化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并为中华文化而吟诵。  “岁月女神”张艾嘉分享女人的故事与味道  提起张艾嘉,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往往都是——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而对于女人来说,“故事”几乎就等同于她的“味道”。  作为一个明星,张艾嘉从不刻意遮掩自己的年龄。在节目中,当被问到如何界定年龄的味道时,她坦言:“一切都来得很自然,逃也逃不掉。”而对于女人的味道,张艾嘉也用自然来形容:“味道是要被品尝的,我相信味道是来自于你自己人生的态度,你怎么看待自己,那你散发出来的东西是自然的,那个就是你自己的味道。  曾经,李宗盛为张艾嘉写的一首《爱的代价》被无数人奉为最能代表爱恋成长的经典。但在当时,张艾嘉还觉得这首歌的名字“有点土”。而前两年再唱这首歌的时候,张艾嘉却发现自己的心与这首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个心经历过更多的事情了,就觉得歌里面几乎每一句都是一个画面和故事,所以特别感伤。”  究竟这样一位充满故事和味道的张艾嘉会为大家带来怎样的朗读?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央视《朗读者》。
    2017-04-21 15:33:13朗读者
  • 《朗读者》超过1200岁的朗读如何燃爆年轻人
      近日,最新一期《朗读者》再度刷屏了不少人的朋友圈,这次的主角是一组以中科院院士潘际銮为首的清华大学“朗读天团”,他们的年龄加起来超过1200岁,但他们带给观众的最强烈的感受却是一个极为“少年”的词——燃!  节目中,潘际銮讲述了自己从10岁开始历经抗战、异地求学,及投身焊接事业,为创造征服世界的中国高铁与核电站工程的提供了世界顶尖的焊接技术的一生。整个过程中,年迈的老院士始终透着一股充满少年气的单纯。而当十三位清华功勋级老院士、老师和校友一同朗读起那封著名的《告全国民众书》时,更是仿佛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激昂的属于他们的少年时代。  少年:从10岁到90岁不变的单纯  作为书香门第家的孩子,潘际銮先生自幼就非常自强爱学习。10岁时,一场卢沟桥事变,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生在那个时代的潘际銮先生的命运。因为家乡被毁,从那以后,潘际銮开始了异乡求学的旅途。在战争中辗转,潘际銮看遍了这个国家的悲怆与伤痛。在节目中,潘老先生说:“我们念书的目的,就是抗日、救国、回家,这么三句话。”  抗战胜利后,潘际銮的家已经没了。无敌可抗,无家可归,但这个国家还需要他们这些科学家去拯救。潘际銮回到清华,师从清华机械工程学系奠基人之一的李辑祥学习焊接工程,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这份事业。作为中国焊接技术学科的奠基人,在他的主导下,创建了哈工大和清华大学的焊接专业,并让这一学科得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享誉世界的中国高铁和核电站正是因为他所建立的焊接技术才得以实现。  他说,我这一辈子都在我的工作上,技术上的事全都清楚,家里的事都不清楚。直到现在,90岁的潘际銮还奋战在科研一线,带着四位80多岁的老院士以及一帮年轻的博士生继续攻克焊接工程难题。  燃,代表一腔热血,代表少年意气。少年最容易燃,因为他们单纯。而潘际銮先生在朗读中产生的那种热血沸腾的少年感,就来源于对祖国、对事业的单纯。  热血:超过1200岁的“最燃”朗读  在这场朗读中,除了亲临现场的潘际銮先生,还有十二位年过耋耄的老人。他们中最年轻的钱易先生,是国学大师钱穆的女儿,如今也已经81岁了,而最年长的王继明先生,如今更是已经101岁。潘际銮先生所经历过的那些岁月,他们也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甚至更老一辈的人来说,抗战都是存在于书本上的历史。但对于这些老人来说,抗战是他们曾切身感受过的经历。这封《告全国民众书》出自清华学生蒋南翔。没有人比他们更合适朗读这段文字,因为他们就是读着这段文字成长的。在即将到来的清华大学106年校庆到来之前,这群清华功勋级校友一同为母校献上了这份特殊的礼物。这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在这期《朗读者》中,潘际銮和这群老前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已经快忘却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展现了爱国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在网络上谩骂与叫嚣战争,而是为了国家的强盛奋发图强。
    2017-04-18 09:53:18朗读者
  • 文化综艺折射青年传统文化热
      《中国诗词大会》已走到第五季。文化类综艺能有这样的生命周期,并且未见明显颓势,就当下而言,有着足够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从2016年至今,《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等多档文化类综艺,不断赢得收视率和口碑的双重认可。从模式上看,这些文化类综艺既不像港台综艺模式“嘻嘻哈哈”,不像欧美综艺模式受“条条框框”限制,也不像韩国综艺模式“大喊大叫”的风格,更符合中国国情、更接中国地气儿,在剧情节奏、情感认知、价值理念、文化身份上,与电视机前、各类平板电脑和手机屏幕前的青年观众,有着更为贴近的文化心理距离。  就算是在今天,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脑海中,一提起传统文化、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程度上还是会有刻板、保守的印象,很少会将这些话题与青年文化、青年亚文化联系起来。然而近几年来,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所折射出来的一系列新鲜、纷繁的文化经验,却从根本上颠覆了这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看法。  事实上,当下的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了令人始料未及的巨大热情。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纪录片、文化类综艺近三年来的“突然”热播,大大超出了既往所有理论分析框架的解读范围。  对于当代青年迸发出的传统文化热情,我们要加倍珍惜和重视。中国广大青年群体,正在作为电影、电视、移动互联网等各类文化产业的消费主体,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源源不断地登上历史舞台。横向对比日本的“低欲望一代”,看看西欧、南欧、北美发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青年群体作为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增量意义,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这个维度上,这一波被誉为“清流”的文化类综艺是不是一种生命力更长、效益产出周期更持续的模式?能不能在较为丰富的层次上满足来自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县级市的广大青年群体的文化娱乐需求?这些关键性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评估。“清流”文化类综艺背后的传统文化热所影响的范畴,恐怕也不只局限在其自身行业范围内,还将辐射到其他多个领域。(作者:孙佳山 )
    2020-02-12 09:34:38朗读者
  • 《朗读者》获上海电视节最佳季播节目唯一大奖
      6月16日晚,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开幕,经过三天紧张地评选,本届白玉兰奖结果一一揭晓,见证荣耀诞生。  一、高而不冷,丰富而美好,《朗读者》获得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唯一大奖  颁奖典礼上,张君甯与蒋昌建作为颁奖嘉宾颁发最佳季播节目与周播节目奖项,《朗读者》第一季与《开讲啦》分别荣获以上奖项。节目的制作人、主持人董卿着一袭优雅长裙上台领奖,她坦言第一次作为制作人登台很紧张,感谢白玉兰奖对节目的厚爱,随后简单分享了作为媒体人、制作人的感受。她通过分享青年围棋手柯洁的采访,表明:“人永远比机器更加高贵。而《朗读者》  节目也就是希望能够彰显这样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作为媒体人,她表示有义务为文化传承做出贡献:“中央电视台作为一个国家媒体,也可以说在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重新把目光又投注到了最简单也最丰富,最质朴也最深刻的文字的世界,就是要扛起这样一面文化的大旗,我们作为媒体人,也理应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条道路上,一往直前,始终如一。”  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朗读者》再次打破曲高和寡的魔咒  6月13日,董卿在上海白玉兰电视节开幕论坛上作以《以文学之名 叩问生命》为主题的演讲,分享了《朗读者》制作的台前幕后。  真人秀节目四起、娱乐至死的氛围中,娱乐化同质化竞争激烈,《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汉字英雄》《见字如面》等文化类节目看似窄众,却凭借着有营养的内容、丰富的节目形态、各具特色的叙述或表现,打破了传统刻板印象,收获了高口碑。同时,在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中,阅读变得碎片化图片化,深度阅读日渐式微,书本难以给心灵滋养。而在董卿看来,朗读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由此,一档品味阅读的栏目《朗读者》被孵化而生。  董卿首次作为节目独立制作人,将她作为主持人长达20多年电视经验全情绽放,从节目创意到立项,到嘉宾的选择,到舞台、灯光、开场札记,到经费、赞助商、播出平台等,她都事无巨细参与。《朗读者》于2月18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董卿在首播开篇中深情讲述:“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三、给生命以敬畏,给文学以礼遇,现象级节目对社会全方位的影响  从首期的“遇见”到“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告别”、“勇气”、“家”、“味道”、“那一天”、“青春”,12期主题看似平实无奇,实则都具有强大的情感张力与包容力,经由嘉宾的讲述与朗读,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在文字与心灵的共振中,温和而有力量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让观众遇见大千世界,重新认识自己,认知世界。  董卿说:“绝不要低估观众的审美与判断,必须拿出最专业的态度和最大的诚意面对他们。”她想得对也做到了,节目得到了观众最好的回馈,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实至名归。
    2017-06-19 11:16:01朗读者
  • 郭琨曝南极科考站励志建站史 获网友致敬
      人这辈子,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每一个被你记住的日子都将成为生命里不可复制的那一天。如果说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那一天一定是千回百转的一枝。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4月29日(周六)晚播出了第十一期节目。节目中,《朗读者》以“那一天”为主题,邀请到中国南极科考奠基人郭琨、前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安文彬、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士杰、特级摄影师姚建中、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等嘉宾一同在朗读中分享生命中最难忘的那一天。其中,那些令人惊奇感动的细节让无数网友在感叹的同时忍不住为之点赞。  郭琨曝南极科考站励志建站史获网友致敬  1984年11月20日,一支由591人组成的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奔赴南极。他们的任务,是建设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其中的领头人,就是后来的长城站站长,科学家郭琨。  为了这次建站行动,郭琨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在1983年9月的第十二次南极协商国会议上,由于中国当时还未在南极建立考察站,因此在表决环节,以郭琨为首的代表团被委婉地请出了现场。这件事给了郭琨极大的刺激——祖国已经开始走向富强,却连在南极会议上发声的资格都没有,这是他不能允许的。  为了民族荣誉和国家尊严,中国第一座南极考察站的建设紧锣密鼓地展开。在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几乎零经验的考察队仅用40天就建成了长城站。那一天,所有人都无比激动,接连去敲铜锣,居然把那个锣敲出一个大洞。节目中,郭琨颇为感慨地表示:“当时我们一般四五点就起来干活,连轴干,很多人因此都受伤了。前苏联站站长知道说不可能,亲自看到后特别惊讶,还问我们队员一天能拿多少钱,我们说不给钱也干,你给我们一天一万也不干。”  1988年,国家又决定在南极圈内建立第二座科考站中山站,当时郭琨得又到了不少外国同行的警告,表示想要达成这个目标肯定会困难重重。果然,在去建站点的路途中,郭琨等人就遇上了罕见的特大冰崩,当时翻下来的冰川距离船大概只有2到3米,船上的不少人已经穿起西装,刮上胡子,把皮鞋擦亮,以为船毁人亡,甚至还有船员已经开始写遗书准备后事了。所幸的是,在船的前头发现了大约30米宽的裂缝,大家伙下定决心往前冲,终于死里逃生,就连在一旁的主持人董卿也不禁说道:“上天还是眷恋咱们这条科学考察船队啊!”这段惊险的口述历史也让观众们对这些无私无畏的开拓者充满了敬意,有网友直言:“为了科学,为了国家,为了人类,正是有像郭老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南极科考人员,在那个冰封雪埋的世界里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才有了从1984年中国第一次登上南极乔治王岛,到现在中国在南极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的伟大成就。”  安文彬忆香港回归典礼细节感动网友  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在香港回归交接典礼上,中国国旗准时升起,香港的主权如期回归祖国。恍然间,那一天也已经快过去整整20年了。作为筹备香港回归交接典礼任务的主要负责人,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的安文彬眼中的那一天,与大众感受到的还十分不同。  在这场涉及到主权回归的盛事中,每一个环节如何处理,能否保证不出差错,都足以影响国家荣誉,因此安文彬必须将每件事都策划得天衣无缝。其中,仅仅为了让英国国旗提前2秒降落,好为演奏中国国歌做准备,安文彬就与英方代表进行了16次谈判。  安文彬表示,当时,英国代表戴维斯试图钻一百多年前签订的条文漏洞,以没规定具体几点几分为由拒绝在时间上让步。而安文彬则十分强硬地表态,按照惯例理解,就是零时零分零秒香港主权回归。面对英国人的百般刁难,安文彬忍无可忍站起身来义正言辞地表态:“香港被英国殖民者掠走占有150多年,今天香港主权回归,我们只要求两秒钟。”最终,英国人终于妥协让步。  节目中,安文彬朗读了一段《可爱的中国》献给二十年前的那一天以表达对祖国的情感。不少网友在了解到这些背后的细节后纷纷被这位有着强大气魄的外交官打动,纷纷直呼“看哭了”,还有网友表示:“看到安老喜极而泣的那一刻我不禁也落了泪,两秒之争争的就是国家的尊严和主权,无论谈判过程多么艰辛,安先生都以他那颗热忱的爱国之心维护着中国对香港的主权,我看到了老一辈中国外交官的精神。”
    2017-05-02 14:01:33朗读者
  • 张艾嘉登《朗读者》讲述女人的故事与味道(图)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或许因为它只存在于心里,所以提起“味道”这个词,伴随的往往都是记忆。4月22日,央视《朗读者》将以“味道”为主题,邀请到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著名导演张艾嘉、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得主叶锦添、都市爱情小说掌门人张小娴、杭帮菜掌门人胡忠英、青年钢琴演奏家吴纯等嘉宾一起在朗读中分享记忆中与“味道”有关的故事。  古诗词大师叶嘉莹为中华文化而“吟诵”  从第一期节目中的“中国英法翻译第一人”许渊冲到后来的“敦煌女儿”樊锦诗、“中国焊接学科奠基人”潘际銮,《朗读者》的舞台上时常会出现一些值得用生命去尊重的真正的大师。本期节目中,又有一位这样的大师登台,她就是已经93岁高龄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研究大师叶嘉莹。  叶嘉莹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后师从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学习,深得老师的赏识。1945年大学毕业后,叶嘉莹便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先后于多所世界著名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化,去年还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生成就奖。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  叶嘉莹曾说过:“我以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吟诵诗词这一活动,叶嘉莹一直十分倡导。而吟诵,其实也就是古典版的朗读。在本期节目中,这位著作等身的教育大师将在《朗读者》中畅谈古典诗词文化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并为中华文化而吟诵。  “岁月女神”张艾嘉分享女人的故事与味道  提起张艾嘉,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往往都是——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而对于女人来说,“故事”几乎就等同于她的“味道”。  作为一个明星,张艾嘉从不刻意遮掩自己的年龄。在节目中,当被问到如何界定年龄的味道时,她坦言:“一切都来得很自然,逃也逃不掉。”而对于女人的味道,张艾嘉也用自然来形容:“味道是要被品尝的,我相信味道是来自于你自己人生的态度,你怎么看待自己,那你散发出来的东西是自然的,那个就是你自己的味道。  曾经,李宗盛为张艾嘉写的一首《爱的代价》被无数人奉为最能代表爱恋成长的经典。但在当时,张艾嘉还觉得这首歌的名字“有点土”。而前两年再唱这首歌的时候,张艾嘉却发现自己的心与这首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个心经历过更多的事情了,就觉得歌里面几乎每一句都是一个画面和故事,所以特别感伤。”  究竟这样一位充满故事和味道的张艾嘉会为大家带来怎样的朗读?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央视《朗读者》。
    2017-04-21 15:33:13朗读者
  • 《朗读者》超过1200岁的朗读如何燃爆年轻人
      近日,最新一期《朗读者》再度刷屏了不少人的朋友圈,这次的主角是一组以中科院院士潘际銮为首的清华大学“朗读天团”,他们的年龄加起来超过1200岁,但他们带给观众的最强烈的感受却是一个极为“少年”的词——燃!  节目中,潘际銮讲述了自己从10岁开始历经抗战、异地求学,及投身焊接事业,为创造征服世界的中国高铁与核电站工程的提供了世界顶尖的焊接技术的一生。整个过程中,年迈的老院士始终透着一股充满少年气的单纯。而当十三位清华功勋级老院士、老师和校友一同朗读起那封著名的《告全国民众书》时,更是仿佛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激昂的属于他们的少年时代。  少年:从10岁到90岁不变的单纯  作为书香门第家的孩子,潘际銮先生自幼就非常自强爱学习。10岁时,一场卢沟桥事变,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生在那个时代的潘际銮先生的命运。因为家乡被毁,从那以后,潘际銮开始了异乡求学的旅途。在战争中辗转,潘际銮看遍了这个国家的悲怆与伤痛。在节目中,潘老先生说:“我们念书的目的,就是抗日、救国、回家,这么三句话。”  抗战胜利后,潘际銮的家已经没了。无敌可抗,无家可归,但这个国家还需要他们这些科学家去拯救。潘际銮回到清华,师从清华机械工程学系奠基人之一的李辑祥学习焊接工程,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这份事业。作为中国焊接技术学科的奠基人,在他的主导下,创建了哈工大和清华大学的焊接专业,并让这一学科得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享誉世界的中国高铁和核电站正是因为他所建立的焊接技术才得以实现。  他说,我这一辈子都在我的工作上,技术上的事全都清楚,家里的事都不清楚。直到现在,90岁的潘际銮还奋战在科研一线,带着四位80多岁的老院士以及一帮年轻的博士生继续攻克焊接工程难题。  燃,代表一腔热血,代表少年意气。少年最容易燃,因为他们单纯。而潘际銮先生在朗读中产生的那种热血沸腾的少年感,就来源于对祖国、对事业的单纯。  热血:超过1200岁的“最燃”朗读  在这场朗读中,除了亲临现场的潘际銮先生,还有十二位年过耋耄的老人。他们中最年轻的钱易先生,是国学大师钱穆的女儿,如今也已经81岁了,而最年长的王继明先生,如今更是已经101岁。潘际銮先生所经历过的那些岁月,他们也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甚至更老一辈的人来说,抗战都是存在于书本上的历史。但对于这些老人来说,抗战是他们曾切身感受过的经历。这封《告全国民众书》出自清华学生蒋南翔。没有人比他们更合适朗读这段文字,因为他们就是读着这段文字成长的。在即将到来的清华大学106年校庆到来之前,这群清华功勋级校友一同为母校献上了这份特殊的礼物。这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在这期《朗读者》中,潘际銮和这群老前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已经快忘却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展现了爱国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在网络上谩骂与叫嚣战争,而是为了国家的强盛奋发图强。
    2017-04-18 09:53:18朗读者
朗读者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