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从《大闹》到《三打》,钱花得更值了

2016-02-15 08:02:38|来源:中国青年网|编辑:梁宁

  王海峰:从《大闹》到《三打》,钱花得更值了

  编剧大换血,帮原著“填坑”

  当记者问起,这次特效已经实现逆袭,下次还会投入多少时,刚才还十分兴奋谈论特效的王海峰变得冷静许多,言简意赅地答道,那就要看故事了。说罢,王海峰还提醒记者,“其实我们这次不光有特效,故事也是不错的。”这同时也提醒了记者,星皓影业的前身星皓娱乐,早些年投资过诸如《男人四十》《落叶归根》等诸多获奖的文艺片。很显然,王海峰心里一直清楚故事的价值,无论特效做得多炫,《西游记》系列的根基还是故事。

  两年前的《大闹天宫》,对原著做了一个颠覆,牛魔王成了魔界之王,对玉帝为首的神界发动战争,被打败后逃走,却一心想着复仇,便指使孙悟空去大闹天宫。《西游记》被颠覆过很多次,事实证明并不怕被颠覆,但《大闹天宫》这种有着浓浓香港个人英雄主义动作片痕迹的颠覆,到了内地并不像周星驰的《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一样颠覆成无厘头喜剧,能够赢得观众喜爱。导演郑保瑞在接受腾讯娱乐访问时谈起,牛魔王这个角色的设定的确是太草率了。

  于是,到了两年后的《三打白骨精》,王海峰再次下了狠心。

  这次他打算要更忠于原著,讲大爱,“无论是佛家、道家,到最后传递的还是真善美,还是爱。《西游记》是很难脱离这个的,可以有超级英雄,但最后还是离不开爱”。为此他把《大闹天宫》来自香港的金牌编剧团全部换掉,换成来自内地的擅长历史题材的《画皮2》编剧冉平、冉甲男父女,以及年轻的《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编剧文宁。三人分工明确:冉平负责大的架构和格局,冉甲男负责台词和情感方面的雕琢,文宁则让细节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大格局中还要挖掘出新的趣味,比如为师徒四人之间的关系,添加更多人性化、喜剧色彩的细节。于是,就在大家都建议《三打白骨精》省略掉唐僧收徒过程时,王海峰和编剧们还是坚持留了下来。而且王海峰还强调,这不仅仅关系到《三打白骨精》,还关系到以后那六集师徒四人关系的变化,不能省。

  就在这个过程中,王海峰对原著的了解,屡屡出乎记者意料之外。比如他认为,唐僧有如来佛祖送的金袈裟护体,白骨精伤不了他,所以孙悟空其实不是很怕白骨精,而且,三打白骨精之后,除了面对真假美猴王,唐僧几乎再也没有念过紧箍咒,为什么这里会如此戏剧性地出现连续三次师徒决裂呢?“这里面都是坑”,王海峰笑着说。最终,《三打白骨精》借助这些“坑”,解决了唐僧和孙悟空从陌生到被迫一起取经再到互相信任的过程,还塑造了月光下一人一妖如同兄弟般破冰的有趣一幕。用王海峰的话来说就是:“这次我们基本上能够按照原著的精神,给大家解答一些疑惑。”

    国际在线娱乐微信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