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为《少帅》重走"少帅"路 与15岁张歆怡合作"太尴尬"
谈创作
为《少帅》重走“少帅”路
面对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文章坦言最开始确实“没胆接”。“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有人找我演张学良,这是让我完全想象不到的事情。”直至考虑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也没有想清楚如何去诠释。后来,在导演张黎的坚持下,文章特地回北京跟他及出品方吃了顿饭,详谈了一番,才把这个角色最终敲定。“我对张黎导演很崇拜,看到导演这么有信心,再加上能跟李雪健老师这样级别的演员合作,诱惑实在太大了,就答应下来了。”
接下角色之后,文章不但深入阅读了导演提供的所有的书和资料,身为西安人的他还找到一些东北朋友取经,专门琢磨东北人言行中的特点。张学良在自己的口述历史中曾说道,“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电视剧《少帅》也是讲到张学良36岁发动“西安事变”被蒋介石扣押成为政治囚徒为止。但文章并不满足将功课止步于此,他专程跑到美国,重走了一次少帅当年走过的路。他先后前往夏威夷、纽约、旧金山,体会少帅晚年的人生轨迹。其间,他祭拜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墓碑,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情感;他走访了张学良当年最喜欢的餐厅,找到张学良当年的棋友、球友和曾经照顾过他的护士,获取了很多第一手资料。这样深入的功课,让文章对张学良多了一分感性触碰,“张学良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人,他特别有主见,内心非常有力量,所以才能在几次特别大的事件中,用自己的力量改写着历史。”
谈表演
拍过的哭戏最多的一部戏
张学良一生,充满了选择与磨难。拍摄这样一部充满选择与磨难的作品,对于文章来说,同样是一次磨难与挑战。“真的是特别累心,尤其到后期,张学良遇到的每一件事儿都是难事,都是能要命的那种打击,真的特压抑,快要拍出病来了,好长时间都走不出来。”从挚友背叛、父亲离世,到东北被占、家国蒙耻,再到他身边的兄弟、亲人一个个离去,剧中的张学良一次次承受巨大的情感冲击,文章也随之经历了一次次“情感过山车”。
导演张黎曾透露,在长达5个月的拍摄中,文章有过逃避,有过淡然,有过沮丧,有过崩溃。文章也坦言,拍摄这部戏的过程简直让自己“心力交瘁,非常非常痛苦”。这也是文章拍过的哭戏最多的一部戏。不过,在文章看来,剧中的哭戏虽然很多,但并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少帅真的经历了很多特别艰难的时刻,他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相信观众看到那里也会比较动情。”如此密集的情感冲击,让“笨演员”文章拍摄起来压力极大,其中有一天的戏竟然从早晨8点足足哭到晚上8点,“真的觉得眼泪都要流干了。”这也导致拍完《少帅》好久,文章都没有从巨大的情感冲击中走出来。“到现在我都没有再接新戏,《少帅》确实把我掏空了。这是我从影以来拍得最拼的一部戏,作为演员来讲,这已经到我的极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