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影节短视频单元主题论坛在京举办 在短视频中探寻中华文化与文明
    4月28日,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主题论坛在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论坛以“短视频里的文化与文明”为主题,业界和学界代表针对短视频领域的新现象、新发展、新课题进行主题发言,进行了一场思维的碰撞与观点的交锋,探讨利用高质量短视频促进文化传播、展现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方法。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和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作为主办方代表致欢迎辞。段鹏提出,当前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在互联网技术的赋权下,移动传播会形成新的文化传播范式,这恰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重要契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借助蓬勃发展的短视频力量,为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度、参与度和影响力做出应有的贡献。”俞岚表示,业界需要从多角度、大格局来探究短视频发展的时代意义。短视频不仅引发了传媒行业的剧烈变革,在增强文化的传播亲和力、推动东西文明交流方面,它也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可视化是降低跨文化传播语言壁垒的最直接方式;另一方面,以交互性、裂变式传播的短视频,拓宽了传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的话语空间,这对冲破‘信息茧房’大有益处。”本次论坛主题发言分为“短视频里的文化传播”“短视频里的中华文明”“短视频里的中国故事”三个系列。“短视频的文化传播”系列主题发言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国家电子竞技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汪文斌,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智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邵阳,以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田维钢,分别从短视频融媒体传播的评价体系、短视频与大众美育、短视频实现精神交往的可能以及短视频的文化性与认知性等几个话题展开探讨,展现了用短视频实现文化传播的无限可能。田维钢指出,目前短视频领域存在内容低俗、同质化和偏差价值观等问题,而高质量的深度作品应该是创作者追求的方向。“有人说短视频是‘短’的,怎么可能‘深’?但在这次评选中,我们看到了大量有深度思考的、将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结合的作品。创作者应该提高短视频内容的认知性和文化性,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短视频里的中华文明”系列发言,探讨了短视频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赵丽芳以“何以中国”为题,说明中国不是抽象的“想象共同体”,短视频让中国形象可知可感,实现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美美与共”。 人民网人民视频总编辑申宁从“以短视频激活中华文化之美”“以短视频凝聚向上向善力量”“以短视频激发政务传播活力”三个方面,呈现出短视频助力中华文化迸发活力中的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殷乐认为短视频首先是一个场域和现实日常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嵌入,然后它还是一个可以与作为传统文化当中“楔子”相契合的媒介,引发文化大发展的天下之务。“短视频里的中国故事”系列发言,业界和学界专家结合中国短视频在海外的传播实践和精彩案例,为短视频助力国际传播,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探索出一条实现路径。新华社国际部副主任薛颖围绕“短视频与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工作”进行了发言。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柯荣谊,从复兴、跨越、交流三个层面,说明短视频不仅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媒介形式,也是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对话的重要载体。中国新闻社视频部主任、中国新闻网副总裁齐彬为短视频的专业化生产以及记者专业素养的提升指明了一条发展道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主持人、主任记者王冠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探讨了短视频在创新中国话语体系方面的可能性。据悉,本次论坛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中国新闻网联合承办。
    2023-05-01 10:36:53北京国际电影节
  • 北影节短视频单元主题论坛在京举办 在短视频中探寻中华文化与文明
    4月28日,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主题论坛在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论坛以“短视频里的文化与文明”为主题,业界和学界代表针对短视频领域的新现象、新发展、新课题进行主题发言,进行了一场思维的碰撞与观点的交锋,探讨利用高质量短视频促进文化传播、展现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方法。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和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作为主办方代表致欢迎辞。段鹏提出,当前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在互联网技术的赋权下,移动传播会形成新的文化传播范式,这恰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重要契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借助蓬勃发展的短视频力量,为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度、参与度和影响力做出应有的贡献。”俞岚表示,业界需要从多角度、大格局来探究短视频发展的时代意义。短视频不仅引发了传媒行业的剧烈变革,在增强文化的传播亲和力、推动东西文明交流方面,它也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可视化是降低跨文化传播语言壁垒的最直接方式;另一方面,以交互性、裂变式传播的短视频,拓宽了传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的话语空间,这对冲破‘信息茧房’大有益处。”本次论坛主题发言分为“短视频里的文化传播”“短视频里的中华文明”“短视频里的中国故事”三个系列。“短视频的文化传播”系列主题发言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国家电子竞技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汪文斌,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智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邵阳,以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田维钢,分别从短视频融媒体传播的评价体系、短视频与大众美育、短视频实现精神交往的可能以及短视频的文化性与认知性等几个话题展开探讨,展现了用短视频实现文化传播的无限可能。田维钢指出,目前短视频领域存在内容低俗、同质化和偏差价值观等问题,而高质量的深度作品应该是创作者追求的方向。“有人说短视频是‘短’的,怎么可能‘深’?但在这次评选中,我们看到了大量有深度思考的、将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结合的作品。创作者应该提高短视频内容的认知性和文化性,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短视频里的中华文明”系列发言,探讨了短视频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赵丽芳以“何以中国”为题,说明中国不是抽象的“想象共同体”,短视频让中国形象可知可感,实现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美美与共”。 人民网人民视频总编辑申宁从“以短视频激活中华文化之美”“以短视频凝聚向上向善力量”“以短视频激发政务传播活力”三个方面,呈现出短视频助力中华文化迸发活力中的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殷乐认为短视频首先是一个场域和现实日常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嵌入,然后它还是一个可以与作为传统文化当中“楔子”相契合的媒介,引发文化大发展的天下之务。“短视频里的中国故事”系列发言,业界和学界专家结合中国短视频在海外的传播实践和精彩案例,为短视频助力国际传播,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探索出一条实现路径。新华社国际部副主任薛颖围绕“短视频与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工作”进行了发言。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柯荣谊,从复兴、跨越、交流三个层面,说明短视频不仅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媒介形式,也是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对话的重要载体。中国新闻社视频部主任、中国新闻网副总裁齐彬为短视频的专业化生产以及记者专业素养的提升指明了一条发展道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主持人、主任记者王冠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探讨了短视频在创新中国话语体系方面的可能性。据悉,本次论坛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中国新闻网联合承办。
    2023-05-01 10:36:53北京国际电影节
  •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 “天坛奖”十大奖项揭晓
    国际在线消息:4月29日,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圆满落幕。本届北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收到了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的1488部电影报名,其中外国影片占比超过80%,呈现出数量增长快、风格类型多元、作品水准高的良好态势。七位重量级中外嘉宾组成的“天坛奖”国际评委会阵容强大,以专业视角引领行业风向。闭幕当晚,“天坛奖”十大奖项全面揭晓。中国电影《白塔之光》摘得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奖、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最佳艺术贡献奖五项大奖。电影《白塔之光》是由张律编剧并执导,辛柏青、黄尧、田壮壮主演,充分展现了几十年未见面的父子在沉默中的亲密感情,以及男女主角若即若离的情愫,平静却引人深思影片在细腻、诗意中却又多了一丝诙谐。导演张律表示,北京和白塔寺都是故事的切入点,但不是重点,重点是这里的人所面对的人生和日常,在北京特有的质感中,道出了现代人的种种情感和生活困境。凭借《白塔之光》获得最佳男主角的辛柏青领奖时表示,《白塔之光》的台前幕后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团队,“能够与之合作是自己的幸运,所有人成就了这个角色。而田壮壮老师的加盟,给这部电影增加了温暖和意境,幸好他也得到了最佳男配角奖项。”最佳女主角奖由电影《惩罚》的安东尼娅·塞赫尔斯和电影《曼妙之旅》的丽娜·雷诺共同获得,这是北影节首次颁发双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导演奖归属于莉拉·阿维莱斯(《图腾》);最佳影片大奖则由电影《惩罚》获得。本届北影节还授予张艺谋导演终身成就奖,他从老友陈道明的手中接过奖杯。在致敬短片中,可以强烈感受到张艺谋导演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的才情横溢、步履不停,就如他所说,“电影是拍给心看的东西”。时至今日,他依然不负热爱,拓展着电影的艺术空间,激励更多中国电影人继续前行。颁奖现场,全场影人、嘉宾集体起立祝福张艺谋导演,他也谦虚表示,这个奖应该叫“终身学习奖”,或者“终身坚持奖”。一座城市就是一部电影,第十三届北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用电影连结时光,鲜活地呈现出时代发展,为北京“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写下了完美的注脚。“天坛奖”获奖名单:最佳影片:《惩罚》最佳导演奖:莉拉·阿维莱斯《图腾》最佳编剧:张律《白塔之光》最佳男主角:辛柏青《白塔之光》最佳女主角:安东尼娅·塞赫尔斯《惩罚》、丽娜·雷诺《曼妙之旅》最佳男配角:田壮壮《白塔之光》最佳女配角:蒙特塞拉特·马拉尼翁《图腾》最佳艺术贡献奖:《白塔之光》最佳摄影:朴松日《白塔之光》最佳音乐:托马斯·贝卡《图腾》
    2023-04-29 21:49:52北京国际电影节
  •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红毯举行
    4月28日,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红毯举行。本届电影节“天坛奖”评委会成员张艺谋、关锦鹏、张颂文、周冬雨等,天坛奖入围影片《瞧一桥》《白塔之光》主创,闭幕影片《长空之王》导演刘晓世、编剧桂冠、主演王一博等,以及葛优、李少红、吴彦姝、赵雅芝、莫文蔚、关晓彤、王宝强、苏有朋、许魏洲、蒋梦婕、阚清子、周深等嘉宾亮相红毯。  天坛奖评委会成员张艺谋、关锦鹏、张颂文、周冬雨等亮相红毯。  闭幕影片《长空之王》剧组导演刘晓世、编剧桂冠、主演王一博、于适等亮相红毯。摄影:黄霄  葛优亮相北影节闭幕式红毯,作为颁奖嘉宾与张艺谋导演共同揭晓本届“天坛奖”最佳影片大奖。摄影:黄霄  电影《瞧一桥》剧组导演宋新棋、主演惠英红等亮相红毯。摄影:黄霄  歌手周深亮相红毯。  《白塔之光》主创张律、张露、辛柏青 、黄尧等亮相红毯。  电影《直到树枝弯曲》导演、编剧索菲·贾维斯、制片人萨拉·布莱克亮相红毯。  电影《无罪之人》导演伊万·格戈莱特、演员布兰科·扎维尔桑、瓦伦蒂娜·卡尔内卢蒂亮相红毯。  关晓彤亮相红毯。摄影:黄霄  苏有朋亮相红毯。  吴彦姝亮相红毯。摄影:黄霄  歌手莫文蔚亮相红毯现场。摄影:黄霄  王宝强亮相红毯。  电影《何处生长》主创李少红 、龙凌云、尚语贤 、岳骁恪 、曾思禹合体亮相红毯。  本届北影节成都代表团张臣政、赵雅芝 、李诚儒 、许魏洲 、阚清子 、蒋梦婕 、赵尚熙亮相红毯现场。
    2023-04-28 20:14:35北京国际电影节
  • 看完好电影买个纪念品 “电影文创衍生品展会”吸引影迷驻足打卡
    可爱灵动的“挚爱”钻石兔、《长津湖》同款限量版皮箱礼盒、《无名》“‘名’茶秋毫”香水、《流浪地球2》“互联网主机密钥”同款移动电源……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市场招商展会上,今年首次推出“文创衍生品展会”,有众多中外机构参加。200多家展位吸引影迷驻足,场面非常热闹。■衍生品原来可以做得如此可爱“哇,这只兔子也太可爱了吧!”记者刚走进位于郎园Station中央车站的展厅大门,就看到了位于左手边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联名衍生品”展台,两位女生正在对着一排可爱的“钻石兔”发出赞叹(上图)。而兔子的设计公司、“守伴王国”文化创意有限公司CEO王凯马上过来热情地给她们讲解兔子的来历,“这叫‘挚爱’钻石兔,是专门为今年北影节设计的,边上兔子都是单色,唯独这只兔子身上有红、绿、蓝、黄等颜色,这是我们从北京国际电影节的LOGO中提取出来的颜色,并且采用了炫彩电镀技术。‘挚爱’用来形容电影人对电影的挚爱,也表达我们对北影节重回春天举行的一份欢喜。”在博纳影业的文创衍生品展台,记者第一眼就看到了《长津湖》《无名》等大幅海报。一只皮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展台负责人王女士介绍,这是一款限量1950份的文创产品,这只皮箱是《长津湖》中朱亚文饰演的指导员梅生用过的同款产品,里面既有片中毛岸英送给梅生的同款钢笔,也有梅生用来放女儿照片的同款相框,还有《长津湖之水门桥》最后易烊千玺戴的红色围巾。■促进IP开发拉动新消费“没想到《无名》居然推出了香水。”观众陈俊啧啧赞叹道。王女士告诉记者,“这款香水是根据《无名》电影的调性专门设计的,这部影片是一层层地剥开悬疑,就像茶一样有层次感,所以取名‘名’茶秋毫,一如无名者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流浪地球2》文创衍生品展台非常醒目,它由包括徐工、森宝积木、贝贝瓶、塞凡科幻空间等10家影视衍生品公司组成,每家都有自己的授权产品在展示。“徐工”展台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共展出了9款跟《流浪地球2》合作的文创衍生品,全都是白色的,其中包括3款挖掘机。丰富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观众来展会上打卡,每天的销售额也相当可观。”王凯透露他们跟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经是第三年合作。“电影本来就是大银幕的作品,衍生品也是实物,任何图片和视频都呈现不出来效果,必须来现场感受。”对于北影节首次推出文创衍生品展会,王凯很是兴奋,他说:“今天早上有多家电影片方来跟我们沟通,大家一起探讨未来如何做大做强影视文创衍生品,我们希望借助北影节的影响力,未来能够跟更多的版权方合作”。另一位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北影节首次增设文创衍生品展会,希望能够促进IP开发,拉动群众文化消费增长;同时首次跟产业园区、朝阳国际文化原创青年人才会客厅等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全年不定期组织电影主题活动,激活周边集聚的影视产业资源。记者 王金跃 文并摄
    2023-04-28 09:41:33北京国际电影节
  • 北影节短视频单元主题论坛在京举办 在短视频中探寻中华文化与文明
    4月28日,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主题论坛在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论坛以“短视频里的文化与文明”为主题,业界和学界代表针对短视频领域的新现象、新发展、新课题进行主题发言,进行了一场思维的碰撞与观点的交锋,探讨利用高质量短视频促进文化传播、展现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方法。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和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作为主办方代表致欢迎辞。段鹏提出,当前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在互联网技术的赋权下,移动传播会形成新的文化传播范式,这恰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重要契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借助蓬勃发展的短视频力量,为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度、参与度和影响力做出应有的贡献。”俞岚表示,业界需要从多角度、大格局来探究短视频发展的时代意义。短视频不仅引发了传媒行业的剧烈变革,在增强文化的传播亲和力、推动东西文明交流方面,它也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可视化是降低跨文化传播语言壁垒的最直接方式;另一方面,以交互性、裂变式传播的短视频,拓宽了传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的话语空间,这对冲破‘信息茧房’大有益处。”本次论坛主题发言分为“短视频里的文化传播”“短视频里的中华文明”“短视频里的中国故事”三个系列。“短视频的文化传播”系列主题发言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国家电子竞技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汪文斌,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智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邵阳,以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田维钢,分别从短视频融媒体传播的评价体系、短视频与大众美育、短视频实现精神交往的可能以及短视频的文化性与认知性等几个话题展开探讨,展现了用短视频实现文化传播的无限可能。田维钢指出,目前短视频领域存在内容低俗、同质化和偏差价值观等问题,而高质量的深度作品应该是创作者追求的方向。“有人说短视频是‘短’的,怎么可能‘深’?但在这次评选中,我们看到了大量有深度思考的、将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结合的作品。创作者应该提高短视频内容的认知性和文化性,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短视频里的中华文明”系列发言,探讨了短视频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赵丽芳以“何以中国”为题,说明中国不是抽象的“想象共同体”,短视频让中国形象可知可感,实现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美美与共”。 人民网人民视频总编辑申宁从“以短视频激活中华文化之美”“以短视频凝聚向上向善力量”“以短视频激发政务传播活力”三个方面,呈现出短视频助力中华文化迸发活力中的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殷乐认为短视频首先是一个场域和现实日常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嵌入,然后它还是一个可以与作为传统文化当中“楔子”相契合的媒介,引发文化大发展的天下之务。“短视频里的中国故事”系列发言,业界和学界专家结合中国短视频在海外的传播实践和精彩案例,为短视频助力国际传播,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探索出一条实现路径。新华社国际部副主任薛颖围绕“短视频与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工作”进行了发言。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柯荣谊,从复兴、跨越、交流三个层面,说明短视频不仅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媒介形式,也是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对话的重要载体。中国新闻社视频部主任、中国新闻网副总裁齐彬为短视频的专业化生产以及记者专业素养的提升指明了一条发展道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主持人、主任记者王冠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探讨了短视频在创新中国话语体系方面的可能性。据悉,本次论坛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中国新闻网联合承办。
    2023-05-01 10:36:53北京国际电影节
  • 北影节短视频单元主题论坛在京举办 在短视频中探寻中华文化与文明
    4月28日,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主题论坛在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论坛以“短视频里的文化与文明”为主题,业界和学界代表针对短视频领域的新现象、新发展、新课题进行主题发言,进行了一场思维的碰撞与观点的交锋,探讨利用高质量短视频促进文化传播、展现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方法。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和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作为主办方代表致欢迎辞。段鹏提出,当前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在互联网技术的赋权下,移动传播会形成新的文化传播范式,这恰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重要契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借助蓬勃发展的短视频力量,为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度、参与度和影响力做出应有的贡献。”俞岚表示,业界需要从多角度、大格局来探究短视频发展的时代意义。短视频不仅引发了传媒行业的剧烈变革,在增强文化的传播亲和力、推动东西文明交流方面,它也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可视化是降低跨文化传播语言壁垒的最直接方式;另一方面,以交互性、裂变式传播的短视频,拓宽了传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的话语空间,这对冲破‘信息茧房’大有益处。”本次论坛主题发言分为“短视频里的文化传播”“短视频里的中华文明”“短视频里的中国故事”三个系列。“短视频的文化传播”系列主题发言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国家电子竞技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汪文斌,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智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邵阳,以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田维钢,分别从短视频融媒体传播的评价体系、短视频与大众美育、短视频实现精神交往的可能以及短视频的文化性与认知性等几个话题展开探讨,展现了用短视频实现文化传播的无限可能。田维钢指出,目前短视频领域存在内容低俗、同质化和偏差价值观等问题,而高质量的深度作品应该是创作者追求的方向。“有人说短视频是‘短’的,怎么可能‘深’?但在这次评选中,我们看到了大量有深度思考的、将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结合的作品。创作者应该提高短视频内容的认知性和文化性,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短视频里的中华文明”系列发言,探讨了短视频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赵丽芳以“何以中国”为题,说明中国不是抽象的“想象共同体”,短视频让中国形象可知可感,实现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美美与共”。 人民网人民视频总编辑申宁从“以短视频激活中华文化之美”“以短视频凝聚向上向善力量”“以短视频激发政务传播活力”三个方面,呈现出短视频助力中华文化迸发活力中的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殷乐认为短视频首先是一个场域和现实日常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嵌入,然后它还是一个可以与作为传统文化当中“楔子”相契合的媒介,引发文化大发展的天下之务。“短视频里的中国故事”系列发言,业界和学界专家结合中国短视频在海外的传播实践和精彩案例,为短视频助力国际传播,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探索出一条实现路径。新华社国际部副主任薛颖围绕“短视频与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工作”进行了发言。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柯荣谊,从复兴、跨越、交流三个层面,说明短视频不仅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媒介形式,也是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对话的重要载体。中国新闻社视频部主任、中国新闻网副总裁齐彬为短视频的专业化生产以及记者专业素养的提升指明了一条发展道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主持人、主任记者王冠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探讨了短视频在创新中国话语体系方面的可能性。据悉,本次论坛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中国新闻网联合承办。
    2023-05-01 10:36:53北京国际电影节
  •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 “天坛奖”十大奖项揭晓
    国际在线消息:4月29日,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圆满落幕。本届北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收到了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的1488部电影报名,其中外国影片占比超过80%,呈现出数量增长快、风格类型多元、作品水准高的良好态势。七位重量级中外嘉宾组成的“天坛奖”国际评委会阵容强大,以专业视角引领行业风向。闭幕当晚,“天坛奖”十大奖项全面揭晓。中国电影《白塔之光》摘得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奖、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最佳艺术贡献奖五项大奖。电影《白塔之光》是由张律编剧并执导,辛柏青、黄尧、田壮壮主演,充分展现了几十年未见面的父子在沉默中的亲密感情,以及男女主角若即若离的情愫,平静却引人深思影片在细腻、诗意中却又多了一丝诙谐。导演张律表示,北京和白塔寺都是故事的切入点,但不是重点,重点是这里的人所面对的人生和日常,在北京特有的质感中,道出了现代人的种种情感和生活困境。凭借《白塔之光》获得最佳男主角的辛柏青领奖时表示,《白塔之光》的台前幕后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团队,“能够与之合作是自己的幸运,所有人成就了这个角色。而田壮壮老师的加盟,给这部电影增加了温暖和意境,幸好他也得到了最佳男配角奖项。”最佳女主角奖由电影《惩罚》的安东尼娅·塞赫尔斯和电影《曼妙之旅》的丽娜·雷诺共同获得,这是北影节首次颁发双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导演奖归属于莉拉·阿维莱斯(《图腾》);最佳影片大奖则由电影《惩罚》获得。本届北影节还授予张艺谋导演终身成就奖,他从老友陈道明的手中接过奖杯。在致敬短片中,可以强烈感受到张艺谋导演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的才情横溢、步履不停,就如他所说,“电影是拍给心看的东西”。时至今日,他依然不负热爱,拓展着电影的艺术空间,激励更多中国电影人继续前行。颁奖现场,全场影人、嘉宾集体起立祝福张艺谋导演,他也谦虚表示,这个奖应该叫“终身学习奖”,或者“终身坚持奖”。一座城市就是一部电影,第十三届北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用电影连结时光,鲜活地呈现出时代发展,为北京“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写下了完美的注脚。“天坛奖”获奖名单:最佳影片:《惩罚》最佳导演奖:莉拉·阿维莱斯《图腾》最佳编剧:张律《白塔之光》最佳男主角:辛柏青《白塔之光》最佳女主角:安东尼娅·塞赫尔斯《惩罚》、丽娜·雷诺《曼妙之旅》最佳男配角:田壮壮《白塔之光》最佳女配角:蒙特塞拉特·马拉尼翁《图腾》最佳艺术贡献奖:《白塔之光》最佳摄影:朴松日《白塔之光》最佳音乐:托马斯·贝卡《图腾》
    2023-04-29 21:49:52北京国际电影节
  •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红毯举行
    4月28日,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红毯举行。本届电影节“天坛奖”评委会成员张艺谋、关锦鹏、张颂文、周冬雨等,天坛奖入围影片《瞧一桥》《白塔之光》主创,闭幕影片《长空之王》导演刘晓世、编剧桂冠、主演王一博等,以及葛优、李少红、吴彦姝、赵雅芝、莫文蔚、关晓彤、王宝强、苏有朋、许魏洲、蒋梦婕、阚清子、周深等嘉宾亮相红毯。  天坛奖评委会成员张艺谋、关锦鹏、张颂文、周冬雨等亮相红毯。  闭幕影片《长空之王》剧组导演刘晓世、编剧桂冠、主演王一博、于适等亮相红毯。摄影:黄霄  葛优亮相北影节闭幕式红毯,作为颁奖嘉宾与张艺谋导演共同揭晓本届“天坛奖”最佳影片大奖。摄影:黄霄  电影《瞧一桥》剧组导演宋新棋、主演惠英红等亮相红毯。摄影:黄霄  歌手周深亮相红毯。  《白塔之光》主创张律、张露、辛柏青 、黄尧等亮相红毯。  电影《直到树枝弯曲》导演、编剧索菲·贾维斯、制片人萨拉·布莱克亮相红毯。  电影《无罪之人》导演伊万·格戈莱特、演员布兰科·扎维尔桑、瓦伦蒂娜·卡尔内卢蒂亮相红毯。  关晓彤亮相红毯。摄影:黄霄  苏有朋亮相红毯。  吴彦姝亮相红毯。摄影:黄霄  歌手莫文蔚亮相红毯现场。摄影:黄霄  王宝强亮相红毯。  电影《何处生长》主创李少红 、龙凌云、尚语贤 、岳骁恪 、曾思禹合体亮相红毯。  本届北影节成都代表团张臣政、赵雅芝 、李诚儒 、许魏洲 、阚清子 、蒋梦婕 、赵尚熙亮相红毯现场。
    2023-04-28 20:14:35北京国际电影节
  • 看完好电影买个纪念品 “电影文创衍生品展会”吸引影迷驻足打卡
    可爱灵动的“挚爱”钻石兔、《长津湖》同款限量版皮箱礼盒、《无名》“‘名’茶秋毫”香水、《流浪地球2》“互联网主机密钥”同款移动电源……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市场招商展会上,今年首次推出“文创衍生品展会”,有众多中外机构参加。200多家展位吸引影迷驻足,场面非常热闹。■衍生品原来可以做得如此可爱“哇,这只兔子也太可爱了吧!”记者刚走进位于郎园Station中央车站的展厅大门,就看到了位于左手边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联名衍生品”展台,两位女生正在对着一排可爱的“钻石兔”发出赞叹(上图)。而兔子的设计公司、“守伴王国”文化创意有限公司CEO王凯马上过来热情地给她们讲解兔子的来历,“这叫‘挚爱’钻石兔,是专门为今年北影节设计的,边上兔子都是单色,唯独这只兔子身上有红、绿、蓝、黄等颜色,这是我们从北京国际电影节的LOGO中提取出来的颜色,并且采用了炫彩电镀技术。‘挚爱’用来形容电影人对电影的挚爱,也表达我们对北影节重回春天举行的一份欢喜。”在博纳影业的文创衍生品展台,记者第一眼就看到了《长津湖》《无名》等大幅海报。一只皮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展台负责人王女士介绍,这是一款限量1950份的文创产品,这只皮箱是《长津湖》中朱亚文饰演的指导员梅生用过的同款产品,里面既有片中毛岸英送给梅生的同款钢笔,也有梅生用来放女儿照片的同款相框,还有《长津湖之水门桥》最后易烊千玺戴的红色围巾。■促进IP开发拉动新消费“没想到《无名》居然推出了香水。”观众陈俊啧啧赞叹道。王女士告诉记者,“这款香水是根据《无名》电影的调性专门设计的,这部影片是一层层地剥开悬疑,就像茶一样有层次感,所以取名‘名’茶秋毫,一如无名者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流浪地球2》文创衍生品展台非常醒目,它由包括徐工、森宝积木、贝贝瓶、塞凡科幻空间等10家影视衍生品公司组成,每家都有自己的授权产品在展示。“徐工”展台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共展出了9款跟《流浪地球2》合作的文创衍生品,全都是白色的,其中包括3款挖掘机。丰富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观众来展会上打卡,每天的销售额也相当可观。”王凯透露他们跟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经是第三年合作。“电影本来就是大银幕的作品,衍生品也是实物,任何图片和视频都呈现不出来效果,必须来现场感受。”对于北影节首次推出文创衍生品展会,王凯很是兴奋,他说:“今天早上有多家电影片方来跟我们沟通,大家一起探讨未来如何做大做强影视文创衍生品,我们希望借助北影节的影响力,未来能够跟更多的版权方合作”。另一位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北影节首次增设文创衍生品展会,希望能够促进IP开发,拉动群众文化消费增长;同时首次跟产业园区、朝阳国际文化原创青年人才会客厅等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全年不定期组织电影主题活动,激活周边集聚的影视产业资源。记者 王金跃 文并摄
    2023-04-28 09:41:33北京国际电影节
北京国际电影节

北京国际电影节前身为北京国际电影季,创办于2011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具有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开放性和高端化、市场化的大型电影主题活动,旨在融汇国内国际电影资源,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平台,将成为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重点文化活动,打造东方影视之都的核心活动。2012年2月,北京国际电影季更名为北京国际电影节,每年举办一届并设立评奖单元,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直到2013年才进行奖项评选,自此,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正式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