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由国家大剧院与四川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巴山蜀水乐飞扬——川渝地区乐舞文物精品展”开幕。
此次展览汇聚川渝两地31家博物馆的2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一级及重要文物50余件,包括多件公众耳熟能详的国宝文物,以时间为纲、乐舞为线,串联起一部跨越千年、气势恢宏的乐舞鸿篇。这也是国家大剧院“中国古代音乐文物系列展”又一次以文物为琴、历史为弦,在繁华都市奏响文明交响。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礼乐初现”篇,“古陶回响”叩击原始节拍,“玄铃悠扬”萦绕巫祝余音,“金石铿锵”激荡礼乐初声;第二部分“长乐未央”篇,画像砖石镌刻“乐舞升平”的灵动,彩绘陶俑定格“百戏欢愉”的诙谐;第三部分“雅俗共声”篇,二十四伎乐共奏“唐风遗韵”,瓦肆勾栏再现“宋乐绕梁”,雷氏丝桐传承“蜀中琴律”;第四部分“合和奏鸣”篇,“湖广填四川”共筑“蜀乐戏梦”,羌笛芦笙吟唱“多彩华章”。
本次展览汇聚陶响器、王纹钲、虎钮錞于、水陆攻战纹铜豆、滇式动物纹铜编钟、陶舞俑、说唱俑、七盘舞画像砖、“襄”琴等重磅文物,精美展品各具特点。陶响器的沙沙之声,见证了巴蜀先民六千年前破土的音乐萌芽;虎钮錞于古朴庄重,成为巴蜀礼乐文明的实证;30余件乐舞俑组成气势恢宏的“乐舞团”,展现汉代风华的盛世气象和巴蜀人民乐观开朗的精神风貌。
展览还运用多媒体手段让永陵二十四伎乐及击鼓说唱俑与观众亲密互动,让观众借由数字技术感受杜甫笔下“锦城丝管日纷纷”的盛景,同时也让观众了解,时至今日,这些乐器、艺术形式仍旧丰富着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着视听的美感。
展览将持续至八月。
展览现场(国家大剧院供图)
展览现场(国家大剧院供图)
展览现场(国家大剧院供图)
展览现场(国家大剧院供图)
展览现场(国家大剧院供图)
展览现场(国家大剧院供图)
展览现场(国家大剧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