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举行伊莎贝尔·于佩尔大师班 于佩尔:期待与中国导演合作
来源:北京日报  |  2025-04-24 09:49:15

北影节举行伊莎贝尔·于佩尔大师班 于佩尔:期待与中国导演合作

昨天上午,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伊莎贝尔·于佩尔电影大师班在郎园Station举行。 和冠欣摄

  当被问及很多西方影评人称她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演员”时,伊莎贝尔·于佩尔不假思索地回答:“我非常同意这些评价。”全场掌声雷动,折服于这位演员的自信与坦然。昨天,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举行伊莎贝尔·于佩尔大师班,现场座无虚席。台下,导演贾樟柯化身“迷弟”听得专注;台上,青年导演毕赣作为对谈嘉宾抓住机会提问,于佩尔也表示很喜欢他的电影《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

  作为世界影坛常青树,法国演员于佩尔以独特的气质与多面的性格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表演美学。她擅长以冷静内敛的表演举重若轻地塑造角色变幻莫测的心理。从20世纪70年代法国新浪潮末尾开始从影至今,于佩尔信步游走于欧亚大陆之间,以动人表演激发出众多角色的生命本色。她曾分别两次折桂戛纳和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荣誉,跟许多著名导演有过合作。今年71岁的她已经带观众走过几乎一半的电影史,但她依然充满活力,保持了旺盛的艺术创造力。

  虽然欣然接受“最伟大演员”的赞美,但于佩尔随后补充,说这并不是她自己一个人的功劳,因为她和很多伟大的导演都合作过。谈起以残酷叙事风格著称的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于佩尔说:“作为电影导演他很残酷,但是作为个人不是,他本人很有共情心。”她曾在哈内克执导的《钢琴教师》中饰演一位心理扭曲的钢琴教师,内敛扎实的演技让人不寒而栗。这部作品让她拿到了戛纳最佳女演员奖,也是她的表演代表作之一。于佩尔说,《钢琴教师》无论叙事还是导演风格都令人震撼,“拍电影主要不在于讲述了什么,而是怎么讲述。”

  近年来,于佩尔还在勇敢尝试跨国、跨文化的合作,比如她与韩国导演洪常秀拍摄了《在异国》《克莱尔的相机》和《旅行者的需要》。“《克莱尔的相机》是在戛纳电影节期间拍的,一共只用了6天。《旅行者的需要》也是极短时间完成的。虽然他拍得很快,但他投入的时间其实是极大的,只不过是一种不同的时间投入方式。”于佩尔透露,洪常秀拍电影时,可以让演员们不停提问,但不一定要找到答案。于佩尔希望有一天能和中国导演合作。她还现场点评了毕赣的电影,她认为毕赣的作品有一种诗意,能带观众进入一种梦境。

  有位观众提问于佩尔对“电影脸”的看法,于佩尔说,电影能带来无穷的多样性与变化,因此电影中的美也有很大变化。“伟大的导演会让我们进入到多样性的美当中,我们的电影也会充满活力。”她认为,美的定义并非完美,相反有缺陷的不完美才是美。(袁云儿)

编辑:刘欣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