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从“流量风口”迈向“价值高地”
来源:中国文化报  |  2025-04-07 09:55:51

微短剧:从“流量风口”迈向“价值高地”

  《锦衣巷》

微短剧:从“流量风口”迈向“价值高地”

  《三星堆:未来启示录》

微短剧:从“流量风口”迈向“价值高地”

  《家里家外》

微短剧:从“流量风口”迈向“价值高地”

  《重回永乐大典》

微短剧:从“流量风口”迈向“价值高地”

  《舞动敦煌》

  近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简称“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大会聚光灯下,微短剧以其蓬勃的产业势能成为最受瞩目的焦点。大会期间,来自相关主管部门、平台、制作方、学界等领域的代表汇聚一堂,围绕微短剧产业升级、跨界融合与生态共建等话题展开探讨,为微短剧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跨界融合

  催生多元应用场景

  近几年来,微短剧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4.4亿元,用户规模突破6亿,成为内容消费的“新赛道”。在“短平快”的表象之下,微短剧的跨界融合趋势愈发明显,正从单一的内容消费赛道逐渐延伸为赋能实体经济、文化传播的综合性内容载体。今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促进微短剧在更大范围赋能千行百业。随着这一计划的深入,微短剧从业者期待,该行业能够与更多行业深度融合、碰撞,解锁出更多创新可能。

  大会上,“视听赋能,短剧强农”乡村微短剧创作活动启动。该活动将组织开展拍摄微短剧,记录乡村生活当中的美好瞬间,展现乡村振兴新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宁启文介绍,该中心提出了“乡村微短剧融合融媒大力量计划”,通过“微短剧+文旅”“微短剧+非遗”“微短剧+乡村振兴”等形式,以期打造一个全新的乡村文化传播平台。该中心日前推出的《念哥餐厅》网络微短剧,上线播出后迅速火爆出圈。“从社会价值来看,乡村微短剧异军突起,已成为微短剧领域中的一片蓝海。”宁启文说。

  除了乡村题材,微短剧在文旅融合、科学普及等方面也展现出巨大潜力。陕文投艺达影视总经理贾轶群建议,成功的微短剧既要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又要具备全国视野,通过情感共鸣扩大传播效果。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则以近期推出的四川方言剧《家里家外》为例,认为体现当地文化亮点的精品微短剧正在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记者了解到,目前红果短剧已与国家图书馆、中国航天局、法制出版社等机构展开合作,围绕文旅、普法、科普等主题开发内容。“精品化是微短剧发展的核心方向,需兼顾真善美的选题、竖屏美学呈现及专业制作水准,探索‘微短剧+’的多元生态,推动产业升级。”乐力说。

  在微短剧创作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参与其中,科普类微短剧如何平衡知识含量与艺术表达之间的关系,成为其能否持续吸引观众、在竞争激烈的内容市场中脱颖而出并真正发挥科普价值的关键。中科数创影视中心总监郑铭认为,在创作科普微短剧时,应采用类型化叙事手法,将知识传递融入故事情节,避免生硬说教。“一些前沿科技以及严肃科学知识可能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向大众介绍清楚,但是微短剧对于科普行业来说是非常好的补充,两者可以相辅相成。”郑铭说。

  全链共生

  推动微短剧产业升级

  从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到平台分发、IP衍生开发,再到跨文旅、游戏等领域的融合联动,微短剧正加速迈向全链共生的成熟生态。

  北京好有本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郑安迪分享了微短剧行业对上下游产业的赋能作用。“微短剧的快速发展为影视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推动了竖屏拍摄基地等下游制作端的供给完善。”郑安迪认为,微短剧行业的市场增速和创作需求将促使更多专业人才和资源投入这一领域,进一步提升微短剧行业的整体质量。

  在游戏和影视领域深耕多年的完美世界,目前在技术革新的驱动下,也积极布局微短剧行业。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影视负责人曾映雪表示,微短剧已成为公司精品多元战略的重要支点。通过IP联动开发、优质制作资源投入等方式,该公司正着力打通产业链各环节,推动微短剧从现象级风口向可持续赛道转型。

  先进技术也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百度百家号内容运营负责人于轲分享了AI(人工智能)在经典IP现代化改编中的应用,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平台能够快速解构IP核心元素,并结合现代场景进行创新演绎。于轲表示,内容与科技的结合,将推动微短剧从追求流量转向内容创新。

  商业变现层面,巨量引擎内容营销负责人金文乐探讨了微短剧的商业变现潜力。他认为,品牌方对微短剧的投放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从单纯的流量获取转向更深入的内容合作和整合营销。金文乐认为,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流量蓝海,为品牌方提供了更多的商业变现方式和合作机会。

  微短剧产业已进入精耕期,这是业界人士的一致共识。未来,在数据驱动下进行IP打造,并与AI等先进技术结合,是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将构建出更加繁荣的内容新生态。

  精品化与创新

  行业发展关键词

  随着一系列行业政策的出台和落地,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愈加明晰:精品化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芒果TV大芒计划工作室负责人周裘强调了精品微短剧的重要性。他认为,无论是市场型还是口碑型内容,只要创作者能够回归到老老实实搞创作、坚持长期主义,就可以实现市场和口碑的双效统一。

  “精品化是影视行业升级蝶变的必由之路,微短剧创作应取长补短、推陈出新。一方面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另一方面也要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创作生态。”抖音集团副总裁、总编辑张辅评说。

  随着微短剧行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影视人和青年从业者正积极投身这一新兴领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程樯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建议,呼吁高校建立“大传播”思维,打破传统教学壁垒,培养学生掌握竖屏美学、快节奏叙事等新型技能。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则认为,微短剧用户与长剧用户并非割裂群体,微短剧创作应当立足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准的社会观察,以小切口呈现时代主题,实现热度与价值的有机衔接。制片人马小虎强调,微短剧需挖掘人性共鸣。他提出的精品化三大路径——贴近现实题材、深化精神内核、升级制作标准,与当前行业转型升级方向不谋而合。

  从跨界融合的生态构建,到全链协同的产业升级;从艺术教育的创新探索,到商业变现的多元路径;从传统影视人的躬身入局,到新生代创作者的破圈突围……本次大会业界人士围绕影响微短剧行业未来发展的多个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晖认为:“微短剧的未来,既需要‘快’,以抢占先机,更需要‘慢’,以沉淀价值。”在与会者看来,在政策引导、行业协作与创新驱动的合力下,微短剧正从“流量风口”迈向“价值高地”,成为连接千行百业、传递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 (记者  于  帆 图片来自出品方)

微短剧:从“流量风口”迈向“价值高地”

  [数据来源:《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  制图:张海宁]

编辑:刘欣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