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今年春节在全球票房榜一飞冲天的炸裂表现,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动画的创新能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该片联合动画导演郝姗近日接受采访,她介绍,《哪吒2》的人物表演设计参考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方式,还致敬了导演饺子喜欢的多部经典电影,“一切都是为了让角色的表演得到观众的共情。”
《哪吒2》剧照
“大闹土肥坡”部分镜头有两版
《哪吒2》中“哪吒大闹土肥坡”这场戏令观众印象深刻,土拨鼠们憨萌的表情逗乐了无数人。
郝姗透露,这场戏在制作时有些镜头做了两个版本,“鼠老大被打败,鼠老二嘚瑟,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哪个版本更好一些。”经过研究后,饺子最终还是采用了郝姗定下来的第一个版本,“当时还是很开心的。”郝姗说,观众经常刷到的土拨鼠被哪吒指着鼻子的画面,土拨鼠们萌萌的可爱和傻憨憨的可爱,每一只的表情都不一样,这也是经过多次尝试才最终呈现的效果。
郝姗透露,“大闹土肥坡”这场戏的特效由三家特效公司联合完成。一场几分钟的戏为何要用三家特效公司联合完成呢?郝姗解释,这是因为这场戏比较长且周期上很有压力,因此根据每家公司擅长的部分进行了分割,尽量提高工作效率。“这部电影的难度非常大,所有公司必须通力合作,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让这部电影完美呈现出来。”
刻画申小豹的阳光与单纯
《哪吒2》中的申公豹从《哪吒1》中的反派形象转变成一个正派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弟弟申小豹的死,是促成申公豹反转的最大原因,尤其是申公豹抱着弟弟时,脸上有一个从悲伤慢慢变为悲愤的表情转换,打动了很多观众。
“这个镜头我们做的是加法。”郝姗透露,原来的版本中,这个镜头只有8秒长,但最后出现在电影中的长度变成了20秒。“这个镜头在角色的情绪表达上特别重要,因为这是申公豹转而反抗无量仙翁的决定性因素。”饺子导演想尽可能地表现出申公豹在情绪上的层次感,让观众通过他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到他内心的挣扎和情绪的转变,光是这20秒的镜头就断断续续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来制作。
郝姗有一场自己特别喜欢的戏,那就是申小豹第一次跟哥哥见面的场景。申小豹清澈的眼神、稚嫩的嗓音和对哥哥的崇拜之情,萌化了观众的心。“申小豹是个纯粹的少年郎。”郝姗解释,在一定程度上,申小豹跟哪吒一模一样,只是他身上没有背负哪吒魔丸的压力,所以他很阳光和单纯。
在设计这场戏之前和导演沟通时,饺子希望团队能刻画得尽可能细腻而直接,强化申小豹的少年感,尤其是把他的眼神做得很单纯。“为此,我们和制作公司找了很多参考,现在看来观众是完全能够感知到的,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白费。”
无量仙翁动作借鉴《智取威武山》
在人物表演上,郝姗介绍,饺子很早就定好了思路,“他希望角色的表演都带有中国特色,比如中国传统戏曲,同时致敬中国一些经典电影。”
看过电影的观众能感受到,无论是申公豹、申正道还是无量仙翁,这些人物的行为举止和表情都不像现实中的人,他们的身体动作都有明显的抑扬顿挫之感。“申小豹的动作其实是在模仿川剧中武生的表演,无量仙翁在天元鼎上指挥大军时,身体的扭动和手指一点的动作,灵感来自《智取威虎山》等戏曲电影。”
郝姗说,饺子对表演的要求很高,当制作人员拿不定主意时,他会亲自表演示范,而她自己也学过表演,会尽量配合导演呈现出更好的表演。一部电影的成功,往往体现在细节中。这些带有中国特色的表演风格,看似不经意,却能让观众感到亲切,为电影增色不少。(王金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