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掌之间演绎乾坤 ——偶剧的前世与新生
来源:光明日报  |  2025-01-24 09:22:05

指掌之间演绎乾坤 ——偶剧的前世与新生

《嫦娥奔月》剧照 扬州市木偶研究所供图

指掌之间演绎乾坤 ——偶剧的前世与新生

《大象来了》剧照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供图

指掌之间演绎乾坤 ——偶剧的前世与新生

《伽利略传》剧照 中央戏剧学院供图

  偶剧是一种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其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关于木偶戏最早的记录出现在汉代马王堆墓葬中的帛画上,画中描绘了“偶人舞乐”的场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木偶戏在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原汁原味的木偶戏,还是被用于动画片中的木偶元素,又或是当下舞台上造型精美、充满趣味的木偶剧,这种古老的戏剧形式不断拓展表现题材,将现代生活元素和先进技术融入其中,展现出无限活力与潜力。

  不同地区有不同风格和特色

  偶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多彩的过程。最早,偶用于祭祀,后人们逐渐关注到偶人娱人的功能,偶逐渐进化成能歌善舞的“傀儡”,出现在宾宴丧喜仪式中。因此,木偶戏古称傀儡戏。一般认为,木偶戏出现于汉代,在唐代发展兴盛。到了明清时期,木偶戏遍布全国各地。风格多变、诙谐幽默的木偶戏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娱乐活动。

  在我国,木偶戏在不同地区有不同风格和特色,现在仍在演出的主要可以分为铁枝木偶戏、杖头木偶戏、提线木偶戏和布袋木偶戏。中国传统木偶戏大多是程式化的。以主要分布在福建晋江、漳州的木偶布袋戏为例,在角色方面,布袋戏大致可分为生、旦、净、末、丑、兽、杂等七种角色,操偶师(演员)根据角色需要两手均可做木偶跑、跳、抛接、翻转、打斗等动作。而在布袋戏中,又分为南派和北派。其中,北派为漳州布袋戏,唱昆腔、汉调、京剧,芗剧兴起后改唱芗剧,杂以京调;南派为晋江布袋戏,指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

  偶剧既是表演的艺术,也是制作的艺术。偶的制作需要经过选材、雕刻、彩绘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这些工序纯靠手工制作。而且,木偶的服装缝制还要考虑到偶人内的机关等细节,整个流程十分耗时,可以说任何一个被制作出来的偶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布袋戏中,布袋偶的头部中空,由木头雕刻,除了头、手掌与足部外,偶的身体与四肢都用布料制作。布袋戏中人物动作节奏明快,迅捷有力,指掌功夫是布袋戏表演的关键。演出时,演员将手套入偶的服装中进行表演。以右手操偶为例,演员需将食指部分套入偶头,拇指放入偶的左手,另外三根手指放入偶的右边(右手),利用手掌与五指的摇摆或晃动控制偶的头部、身体做点头、摇头、行走等动作。这对表演者食指与中指间的开合度、柔韧度要求极高。正可谓在指掌之间,演绎乾坤。表演中,演员要通过偶的不同立姿、头姿、手姿、步姿塑造有内心活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由此达到“人偶合一”的表演境界。

  外表慢慢脱离怪诞 越来越贴近人形

  用偶演故事并非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偶剧演出。在19世纪中后期,就曾有西方木偶剧团到上海进行剧场演出。20世纪30年代,也有人曾借鉴西方木偶戏的表演形式改革中国传统木偶戏,用人偶编排儿童喜欢的故事情节。由于儿童成为木偶戏的主要受众,木偶戏的题材、表演形式以及艺术语言风格都发生了改变。当下舞台上的木偶戏,已经不完全等同于中国传统的傀儡戏,而是在东西方艺术交融中不断革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品位的变化,偶剧中偶的外部形象慢慢脱离了怪诞的面部造型,越来越朝着实际生活中人的形象靠近。现代偶的形象更加注重美感和性格化。例如,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蓝本的木偶剧《嫦娥奔月》中,嫦娥似仙女下凡般灵动飘逸,面部妆容精致、皮肤细腻、眉眼传神。而她的水袖服装设计更是锦上添花,本身杖头木偶的水袖就如清风拂面般飘逸,再配合嫦娥美轮美奂的面部形象,其像活脱脱的“天女下凡”。

  传统观念通常认为,只能看见偶的戏才是“偶戏”,偶戏表演要将操纵偶人的演员完全遮挡起来。而如今,时而人、时而偶,或是人与偶同台成为偶剧表演的主要形式。并且,人与偶同台表演使舞台表现更加生动,受到观众和创作者的青睐。如偶剧《伽利略传》就采用了人与偶同台表演的方式,对偶剧表演中,偶的运用尺度,偶在某些角色和场景中取代真人演员的必要性和原则等进行了探索。在木偶剧《铁道小飞虎》中,同是对“强子”这一角色的展现,既有一比一“人偶同体”的方式起到刻画人物的作用,也有较小的扬州杖头木偶方式,在舞台远景中表现群体形象和肢体动作,使舞台富于变化。

  现代舞台技术加持下,偶剧的表现题材突破了以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为主的传统题材。如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以环保、科普等为题材,创作了《飞吧,丹顶鹤——丹顶鹤的故事》《狂欢野鸭湖》《大象来了》等剧目。扬州木偶研究院创作的《铁道小飞虎》运用杖头木偶、托偶、桌偶、布袋偶等多种偶型讲述红色故事。由中央戏剧学院偶剧专业毕业生创作的《假面先生与饿了小姐》讲述关于奋斗与梦想的原创故事,该剧依托面具偶的基础型,围绕“假面”主题,通过操控形式、视觉比例变化以及人偶交融等手法改变偶角色的视觉呈现,例如融入面具形象的蝴蝶偶、大提琴偶等,产生了全新的视觉表达。上海木偶剧团创作的科幻木偶剧《银河系历险记》,搭载AI技术,开启木偶与观众沉浸式互动的新篇章。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偶剧的艺术表现力,也拓宽了观众群体,尤其是吸引了年轻观众的关注。

以传承与创新精神 不断拓展艺术表达空间

  偶剧已成为综合文学、音乐、美术、戏剧、雕塑等各门类艺术特点,具有较强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舞台艺术。其所包含的“美”体现着普通民众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追求,具有广泛的观众基础。未来,偶剧发展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要加强经典传承与保护。深入挖掘整理经典剧目,保留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传统木偶戏无论念白还是唱词,又或是木偶的雕刻工艺,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以及民俗价值,使木偶戏焕发新活力的根本,是精准提炼并妥善保存其独特艺术气质。木偶戏融合美术、音乐、表演艺术,同时兼具服饰、道具等不同元素,要通过师徒传承、专业教育等方式,培养新一代偶剧表演和制作人才,确保技艺的延续。

  要强调创新与融合发展。木偶艺术守的是技艺,新的是内容和形式。要融合现代元素,将现代科技、音乐、舞蹈等元素融入偶剧表演中,使传统文化更加符合时代审美。创新传统剧目艺术表现形式,探索新的表演方法与途径。尤其要注意丰富演员的情感体验,培养演员把体验到的角色情感通过手中的线注入偶人的能力,赋偶以生命。

  让偶剧走进生活,拓展受众。要进行受众细分,开展多元创作。偶剧的观众并不应局限于少年儿童,要针对不同年龄层和观众群体,创作多样化的偶剧作品,满足不同审美水平的需求。实现木偶戏的现代化传播,提高社会影响力,如将木偶剧精彩片段、偶的制作流程等在视频平台上播放,将木偶元素与电影、动漫、游戏等结合,发展偶剧衍生品,展示其文化魅力。提升观众的参与感、体验感和新鲜感,为观众提供与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让更多人感受到偶的魅力。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与世界院团合作,将中国偶剧推向世界舞台,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者:赵矜斯,系中央戏剧学院教师)

编辑:刘欣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