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电影   |   电视   |   演出   |   综艺   |   时尚   |   星途   |   图库   |   环球星访谈   |   热词   |   1+1观影团   |   微博
首页 > 焦点 > 正文
英模题材艺术形象:如何让观众赞叹、信服进而景仰
2024-10-16 09:39:07来源:光明日报编辑:刘欣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当前,我国文艺领域,长中短视频形态各有所长,电影院、电视、电脑、手机以及横屏和竖屏等不同媒介各显其能,竞相争夺审美需求正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的观众群体。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承载着塑造英雄模范人物形象使命的英模题材影视作品如何才能脱颖而出,赢得观众青睐,变得重要又迫切。近年来,《大山的女儿》《功勋》《山花烂漫时》等作品热播热映,获得观众嘉许,生动有力地证明英模题材作品只要不断创新突破,也可以“火出圈”。

  简要观察,近年来英模题材影视作品在英模形象塑造上开辟出两种路径:一种是直接描写,另一种是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就是从英模人物原型的事迹中找到适合影视形式表现的内容,直接描写讲述。比如,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使用喜悲融正法,找到了英模人物张桂梅的个性特征同当代观众审美趣味之间的对接点。该剧没有一味地凸显这位“七一勋章”获得者的“高”和“特”,更不靠“叫穷”“卖惨”抓人眼球,而是尽力发现和还原张桂梅在成功路上本来就交织相融的人生喜剧感、悲剧感。她同记者方琼、教育局局长周善群、副县长马永强、同事陈四海和姚小山等人的工作生活日常充满了欢笑;张桂梅的学生们因贫困等原因不幸辍学的困境,则为该剧赋予了一抹悲剧色彩,能引发观众的深刻共情。这种手法兼具喜剧与悲剧的特征,又不受喜剧、悲剧范式的严格约束,产生以喜剧感激发观众好奇心、以悲剧感激发观众同情心的美学效果,从而成功塑造出一位捍卫女性教育权益的教育家形象。

  有的作品使用高光凸显法,对英模人物的人生高光时刻进行细腻表现。这种方法契合观众希望以较短时间了解英模人物光辉成绩的观赏诉求。比如,单元剧《功勋》中《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围绕抗美援朝战争时期346.6高地的攻和守展开,讲述七连指导员李延年根据战场形势变化而凝聚指战员人心、制订灵活机动的战术,迷惑敌人、夺取数次战斗胜利的故事,通过描写他与战士、上级领导等不同人物的互动,凸显人物能文能武、智勇双全、攻守兼备的战斗英雄形象。

  还有的英模人物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着看似平凡的事情。这种事迹很难找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进行表现,比如“人民楷模”王继才,守卫海岛整整32个年头。表现这样的人物时,我们可以使用积小成多法,就是把精心设计的众多小场景、小细节或小故事串联起来,合成足以动人心魄的艺术形象。电影《守岛人》里,王继才每天在开山岛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写工作日志;每当开山岛上有风浪来袭,他都要扛着旗子大声呼喊,防止路过的船只发生事故。这些平凡小事积少成多,生动诠释了“人一辈子,能干好一件事,就不亏心”的思想题旨,最终显示出这个人物的不凡品格。

  有的英模人物,此前已在多部影视作品中表现过。若要在创作中出新出彩,可以使用变换视角法,寻找以前作品没有关注过的人物侧面,挖掘以往创作没有聚焦过的人物特点。例如,电影《焦裕禄》、电视剧《焦裕禄》等作品都以塑造焦裕禄这个人物为主要内容,较为全面地表现焦裕禄的生平事迹,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而近年创作的影片《我的父亲焦裕禄》另辟蹊径,选择以焦裕禄女儿口述的形式,同时采取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讲述洛矿建初功、兰考战三害和博山看母亲等故事,表现焦裕禄生活中的不同侧面,烘托出他既是人民的公仆,也是妻子的丈夫、儿女的父亲和母亲的儿子的立体形象。特别是焦裕禄到博山探望母亲的情节,表现他母亲对他“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要做一个好人,做最亮的那颗星”的殷切叮嘱,展示了两人的母子亲情,以及焦裕禄心中对百姓的“忠”与对母亲的“孝”如何平衡的思考,揭示了他品格中的“忠孝”思想源自颜山孝水故地的深厚传统积淀,从而释放出中国精神的动人力量。

  还有些英模人物是历经多年薪火传承的群体,比如山西右玉的基层党员干部群体。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采取详略有度法,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十位县委书记为主要人物,分三个时间段表现他们为右玉建设做出的贡献:第一段讲述他们在恶劣环境下如何种活树和解决吃饭问题,第二段表现他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如何坚持种树绿化,第三段表现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如何坚持绿色右玉发展道路。关于首任县委书记梁怀远的剧情长达十集,浓墨重彩地渲染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危害,由此反衬右玉地区必须加紧植树绿化、解决吃饭问题的紧迫性和艰难程度,彰显艰苦条件下英模人物的崇高风范,为全剧表达奠定坚实的戏剧基调和思想基础。接下来的县委书记齐聚明、陆广元、赵华杰分别用七集、六集、五集的篇幅来表现,再后来几任书记的篇幅越来越少。不过,作品特意将本地人武铸设置为贯穿全剧始终的串联式人物,表现他从青涩的警卫员到守护右玉这片土地的老书记的人生历程,详略分配得当,让观众在了解右玉历任书记和干部群众前赴后继搞绿化的事迹同时,体会到集体荣誉感的示范效应。

  上述五种英模形象塑造手法虽然各有不同,但都选择直接描写英模人物的做法。还有一些英模题材影视作品运用间接描写手法,隐去英模人物原型的姓名和事迹,以更加灵活、富于想象力的方式讲述英模的相关事迹。电视剧《警察荣誉》创造的综合重构法在这方面表现突出。该剧根据曾经多次获得先进荣誉的济南十六里河派出所的真实故事改编,但又同时兼容济南多个派出所和刑警队一线警察的原型故事,综合重组成八里河派出所的四名见习警员李大为、夏洁、杨树和赵继伟的成长历程,让观众不必比照真实原型就能领略英模群体先进事迹的精髓。

  还有的英模题材作品采取以虚写实法,即让观众透过虚构人物故事,感受真实英模原型的精神内涵,这同样可以起到深入宣传英模人物事迹的作用。电视剧《父辈的荣耀》以20世纪90年代林业改革为背景,以三道沟923工队队长顾长山一家故事为主线,描写大时代背景下林场生活的演变轨迹,其中涉及个人的奋斗和成长,大家庭的纷争和团结,三代林业人的梦想、坚守和传承等。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也没有还原塞罕坝单个英模原型的事迹,而是虚构了大学毕业生冯程、覃雪梅等造林人形象。这群人在艰难环境下历经挫折,成长为林场的骨干力量,合力创造出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奇迹。他们的故事生动展示了塞罕坝精神的精髓。

  纵观近年来英模题材影视作品我们发现,探索创新艺术手法,目的是让英模形象具有新颖动人的艺术美感,引发观众认同共情。英模形象有美感,才能吸引人;让观众有认同感,才会产生进一步的行为示范效应。这就要求英模形象塑造注意适应当代观众审美趣味日新月异的变化,切实找准和突出英模形象的典型特征,注重刻画血肉丰满的立体形象,着力深挖英模人物身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自觉传承以虚写实的中华美学精神传统,遵循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理念,让承载中国精神的中华脊梁式英模形象亲切可感,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作者:王一川,系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两个结合’与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