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三大队》剧照。电影片方供图
电影《三大队》近期上映,受到关注和好评。同名电视剧也几乎同步与观众见面。电影和电视剧《三大队》均改编自作家深蓝的纪实文学《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讲述主人公程兵和三大队队员们对一桩陈年旧案历经12年的千里追凶故事,体现了刑警队队员们即使失去了职业身份,却不曾失去对职责的坚定履行、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和不惜付出的奉献精神。
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都体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追求,以“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的情节铺陈、情感表达,生动塑造平民英雄形象。
据报道,改编初期,电影《三大队》的监制陈思诚提出“唯真不破,以情动人”,将发生的“事”和人物的“情”展现出来,让现实内核、表达主题与观众情绪需求达成一致。电影和电视剧对主人公程兵的设定,均突破了原作中孤胆英雄的模式,将其放置在一个英雄的集体和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集体与社会关系是现实内核,而由这种内在关系所呈现出的温暖与关爱、责任感、荣誉感,则是英雄人物成长和形成的沃土。
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具有共同的特质,那便是追求正义与直面艰难困境时的执着笃定。直面艰难,对艰难的战胜和超越,是人物成长的历程。而这个历程正是艺术创作的空间。艰难的强度与力度越大,则人物的情感张力越大,对观众的震撼力也越强。在时间跨度上,主人公程兵追踪案件历时12年之久;在追凶破案过程中,难度也是巨大的,意外致嫌疑人死亡,获刑、坐牢、出狱、继续追踪逃犯;在主人公面对内心煎熬与亲情压力方面,多地侦查未果、队员一一离开、家人的不理解,等等。尽管观众并不怀疑最终结果,但这个过程却比结果更为重要。相比于电影,电视剧因为可以延展叙事长度,内容表现上有更大的篇幅,因此,对其中的一些冲突,有了更大的设置空间。比如对被害人一方的描摹和情感刻画,设置了比电影更多的细节和过程,从而使得程兵追凶的合理性与迫切性也更加强烈,也增强了电视剧的厚度和广度。
两部作品均对主人公程兵的追凶之路极尽铺陈。程兵在绝望时不轻易放弃,他对绝望的超越,更显英雄品格。之后程兵绝地重生,再塑新我,完成了自我成长与和解。电视剧在这方面发挥了容量优势,用更大的篇幅去设置充满悬念的情节,加大情节进展的曲折性,在诸多引人入胜的情节铺陈中满足人物塑造的需要和观众的观赏心理。
两部作品的结局,看似是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式的峰回路转,但在主人公程兵那里,不是诗意化的闲适与恬淡,不是无心插柳的误打误撞,而是一份用全部身心和热血投入的执着所换得的一份必然。结果的意料之中与过程的超乎想象,这个反差与对立造就了这两部作品悲壮的底色,又在这种底色中凸显了一份崇高,一份属于对社会正义和法律尊严的坚定信仰。英雄必有信仰,坚定的信仰是成就一个英雄的重要前提。这也是英雄人物的魅力所在。
两部作品着力刻画人物,努力让每个人物都鲜活可信。在平凡生活的细节表现中,突出他们的精神气质。同时,又在性格色彩上赋予人物不同的特征:或活泼乐观,或诙谐抠门儿,或固执死板,等等。他们是我们生活中熟悉的平凡人,却因做出不平凡的事而可亲、可爱、可敬。
电影和电视剧《三大队》以群像化的主题表达,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对真实事件、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化再现,以“情”叙“事”,焕发出直击观众心灵的信念感。两部作品的热映和热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人们呼唤、崇尚英雄的时代。(马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