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何为?中国电影等待拉直三个问号
来源:文汇报  |  2024-10-10 09:57:22

未来何为?中国电影等待拉直三个问号

由导演宁浩和葛优搭档,《爆款好人》是京味喜剧与时代故事的结合。图为剧照。

  根据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正式数据,2024年国庆档全国电影票房为21.04亿元,观影人次5209万。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坦言,这是份“本可以更好”的成绩单,“倘若按首日4.9亿元的表现,市场原本的期待值在25亿元到30亿元之间”。虽说21.04亿元的整体表现仍在正常区间,且在短期内缓解了一些影院的生存焦虑,但现实与预判的差值里有危也有机。

  早在今年暑期档收官时,中国电影界就达成共识,“危机已经到来,改变迫在眉睫”。而今,当又一个重要档期落幕,未来何为的热议再度被引爆。在短视频、游戏、微短剧等持续撼动大众文化产品消费习惯的今天,电影创作如何超越周期?创作者有没有“信息茧房”?中国电影怎样重建观众信任?国庆档背后的三个问号等待拉直。

  跟上观众审美,但也切忌陷入短视频生产逻辑

  关于国庆档的网络讨论,最犀利的一句恐怕是“旧票根找不到新知己”。纵观整个档期新片,“陈旧”“过时”被观众反复提及。

  电影人觉得无奈,因为电影艺术本身的创作周期决定了,它从来不是“现在进行时”。《749局》的诞生历时8年,刘德华主演的《危机航线》开机于2021年,成龙领衔的《熊猫计划》最早立项还得追溯到2015年……看上去,不断进阶的观众审美与遥远的创作起点之间,创作周期是跨不过去的坎。爆款难爆、黑马难寻,“本可以更好”的国庆档似乎赢不了时间的新陈代谢。

  当新鲜的短视频、游戏、微短剧甚至体育赛事都在抢占大众的注意力高地,以年、数年为生产单位的电影,注定是旧的吗?

  “过去的手段、方法都失灵了,观众的观赏习惯和心理也更迭了。”饶曙光提出,电影人必须主动求变、主动出击。注意力越发珍贵的时代,电影人或可秉持辩证态度,“既向短视频、微短剧学习如何与观众积极互动、跟上观众审美,从而提炼出行之有效的交流方式;但也切忌陷入短视频的生产逻辑,一味追逐热点”。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也多次表示:“不是今天观众喜欢的,明天依然奏效。爆款作品,恰恰不按既有的模式与要素计算。”

  “张北京”的遇冷就是一例。导演宁浩和葛优搭档,怎么看都是“喜剧高配”,可《爆款好人》却是票房失意者。“国民度组合”难刷存在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从前些年的爆款《我和我的祖国》衍生而来,出租车司机“张北京”的新篇,仍是京味喜剧与时代故事的结合。新故事里,“张北京”一夜走红网络,如此桥段不可谓不时髦。可在Z世代聚集的B站,UP主们一针见血:“网红崛起、流量造假、人设崩塌等,片中所提确是今日事,但电影拍得轻浅,没有对时代情绪的真正洞悉与呼应,反而显得落伍。”

  凝聚观众共识,需要在真命题真关切里找故事

  数据分析模型会给出每部电影的用户画像,但创作者们并不甘心为某个群体定制,几乎言必及“破圈”。可事实总有未竟全功之感,互联网时代,创作与接受两端的“信息茧房”“审美偏好”“传播偏向”好像阻隔了彼此。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赵宜说得直白:“我们无法指责观众有‘信息茧房’,这是互联网生态、技术在重塑新的消费习惯。当短视频以对注意力的破坏性捕获,提供精准到个体的文化供给,电影创作者更不能傲慢地抱怨观众,而是要设法交出能凝聚共识的作品。”

  宽泛地讲,能凝聚观众共识的电影或有三类。一是小而精、能抵达人类普遍情感的作品,就像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收获了东亚各国的群体共鸣;二是能团结民族审美与消费需求的作品,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串联全民记忆,触动了民族自豪感;三是代表着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影片,如《流浪地球》系列等。

  “今天的电影不仅是注意力经济产品,更应是维系社会公共议题与认知的文化供给。”赵宜说,倘若电影创作一定有所谓“公式”,那么“能够触及生活本质的真命题,回应人心所向的真关切,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改变发生的真问题”便是了。

  国庆档里,《浴火之路》俨然有着当下市场最受欢迎的类型优势:“亲情+犯罪+情绪”的复合题材,暴力美学与爽感并存。尤其三位演员演技,为口碑兜底。可当大结局落在人贩子遭雷劈,最初的冷峻现实终结于异象奇观,被削弱的现实主义难免力有不逮。同样,彭顺导演的电影《危机航线》拿到了豆瓣6.5分,这对于一部犯罪动作类型片已经“够用”了。但所有的起承转合、高光时刻都围绕刘德华一人打造,“长于镜头营造、短于故事讲述”的爽片,走不出类型的束缚。甚至有专家提到了宁浩此前两度调整档期的《红毯先生》,“不可谓不精良,但电影圈的小确幸对于广泛的观众,是疏离的热闹壁上观,圈层内部的自我感动怎可能拥抱以亿计的中国观众?”

  重建观众信任,或要抱定“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

  国庆档收官后,学者、业界不得不直面“低欲望观影”的挑战。

  “新娱乐形式的竞争、头部电影的表现乏力、网络舆论的复杂生态等,让投资者开始望而却步。”饶曙光不讳言,从长远看,需要警惕产业进入恶性循环。

  导演陆川带着《749局》登陆档期,科幻与“749”自带的神秘面纱,可谓吊足胃口,预售阶段即遥遥领先。但从众人期待到陷入口碑危机,转折发生在半天之内。8年间的创作坎坷固然值得体谅,电影一上映就陷入网络评论的泥潭也一定程度掩盖了不少支持者的声量。可归根结底,打铁还需自身硬,一部从剧本、表演到特效都有瑕疵的作品,并非简单的“期望越高失望越深”能概括。即便对于票房与口碑都领跑国庆档的《志愿军:存亡之战》,它赢在国庆档主旋律这个最大公约数、同档期竞争对手的衬托,还是演员的票房号召力加成,恐怕只有系列第三部上映才能最终见分晓。无论如何,就像豆瓣热门短评说的,“真正打动人的是历史本身”。

  学者说,电影的年轻态塑造、创作创新改革、良性评论生态的建立、电影审美教育的普及等,都是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会有变革期的阵痛、彷徨,但重建观众的信任,需要电影人抱定‘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王彦/文)

编辑:刘欣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