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为媒,搭建全球电影市场的新链接
来源:文汇报  |  2024-06-19 09:25:33

  上海这座“电影之城”的大门正向世界敞开。“来到上影节,真的太美好了!”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电影节策展总监伊尔达·圣地亚哥坐了35小时的飞机,辗转来到申城,参加“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的系列活动。“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观赏各种类型的影片,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交流,找到与全球电影市场的新链接。”

  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闭幕仪式昨晚在浦东美术馆举行。今年是“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与“一带一路”电影周创办的第六年。2018年,“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诞生至今,成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首批29个国家的31家电影机构发展至48个国家、55家机构,每一位成员的加入都为电影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与多元性。六年来,超过150部影片在国内外开展了300余场巡展,规模和影响力日益壮大。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看着“一带一路”电影周起步、发展、壮大,他笑言:“在‘一带一路’电影周,我看过120多部影片。对这个单元,我越来越感兴趣,因为它超越了已有的知识,持续不断提供新的信息。它能让我成长,学到了很多东西。”

  聚国际星光,推动多元文化交流对话

  “我们非常注重跨国合作带来的新机遇,去寻找超越文化差异的好电影。”伊尔达·圣地亚哥坦言,里约电影节选片时会在电影大师与青年导演的作品之间寻求平衡,“在呼应观众好奇心的基础上,带来一些其他风格的影片,让他们能够通过这些作品以全新的视角进一步审视世界当下的状况。当然,我们也希望在更大平台展映巴西电影。”

  智利瓦尔迪维亚国际电影节节目策划吉勒莫·奥利维亚斯告诉记者:“我们的城市位于智利南部、安第斯山脉旁。尽管瓦尔迪维亚电影节规模非常小,但这些年已经成为智利,乃至拉美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之一。”吉勒莫表示,许多智利电影制作人来此展示自己的处女作,营造出鼓舞人心的艺术氛围。“受邀加入‘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后,我们发现了超越传统发行渠道,与新观众和专业人士分享智利电影的新机会。”

  以“勇气之路”为主题,18部影片在本届“一带一路”电影周与观众见面。勇气象征着电影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挑战的坚韧不拔、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激励着电影人们不断前行。来自智利、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影片展现各国缤纷的文化、多元的文明,主创团队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为观众呈现一部又一部感人至深、震撼人心的佳作。“作为一个拉丁美洲电影节,如何找到新的方式来满足观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跳出常规思维,与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合作。”吉勒莫说,“‘一带一路’朋友圈有着巨大潜力,可以在全球影院传播创意能量,促进合作,催生更多以多样性文化交流为核心的电影创作、制作和发行热点。”

  以电影为媒,开启双向奔赴的光影之旅

  以电影为媒,一段双向奔赴的光影之旅已然开启。六年来,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人行业代表加入“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超过150部影片在国内外开展了300余场展映活动。2019年,《何以为家》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合作引进的首部黎巴嫩影片,在中国大陆取得3.76亿元骄人票房,充分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电影交流的巨大魅力。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群飞透露,从2018年到今年上半年,有超过80部来自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影片进入了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累计票房近32亿元。“电影产业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需要各国电影人的共同努力,深化国际合作不仅可以推动各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还可以为电影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创作灵感。我们希望能与‘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继续开展积极沟通,进一步拓宽合作渠道。”黄群飞说。

  越来越多中国电影闪耀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大银幕。今年年初,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巡展来到第22届孟加拉国达卡国际电影节,《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父辈》《雄狮少年》等17部国产影片集中亮相。其中,刘辉监制的《脐带》入围了电影节竞赛单元“亚洲电影竞赛”,并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两项大奖。“文化是流动的、交融的,因此需要更多的平台,让文化真正流动起来。”刘辉感言。据悉9月,上海国际电影节将携手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国际电影节举办“聚焦中国”展映单元,推动中国与匈牙利多领域、多层次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记者 宣晶)

编辑:武若曦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