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庆国顶流”背后的文化密码 你,为什么喜欢范闲?
来源:羊城晚报  |  2024-05-30 09:18:44

解开“庆国顶流”背后的文化密码 你,为什么喜欢范闲?

  剧中各方人马博弈升级

  暌违五年,古装传奇大剧《庆余年第二季》不负众望,在腾讯视频播出首日,站内热度值即突破32906,成为“年度剧王”。

  《庆余年第二季》由王倦编剧,孙皓执导,张若昀、李沁领衔主演,陈道明特别主演,延续第一季故事线,继续讲述身世神秘的青年范闲(张若昀饰),历经家族、江湖、庙堂的考验与锤炼,秉持正义、良善,开始新的人生征途,书写不同寻常又酣畅淋漓的人生传奇。

  原IP及剧集经过多年传播、发酵后,主人公范闲已成为文学史、影视史上的经典形象,备受追捧。那么,范闲经历了哪些改变?范闲有何特别之处?观众为何喜欢范闲?范闲如何实现经典化?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尝试解开这位“庆国顶流”背后的文化密码。  

解开“庆国顶流”背后的文化密码 你,为什么喜欢范闲?

  范闲和“养父”范建

  成长线 范闲继承其母遗志“遵法如仗剑” 

  第一季中,张若昀与范闲实现了形象捆绑。第二季中,张若昀轻松唤醒了心中的范闲:“演员同角色共鸣之后产生了角色形象,可能‘范闲’从未离开我。”都说范闲有变化。张若昀用三个词总结了现在的范闲——疯魔、取舍、有趣。在他看来,范闲如今最大的愿望是“这个世界离母亲叶轻眉的碑文再近一点点”,并认为现在的范闲更加勇敢、如履薄冰、强大,也肩负更多责任,“遇到被欺负的人,范闲肯定会试试把底线再抬高一点,做出一些改变。这些改变究竟会掀起多大风浪,让范闲卷入多深的棋局,是故事的引子。范闲在入局的过程中逐步觉醒”。

  要不要同整个世界战斗?第一季的范闲有时很矛盾。他曾在母亲叶轻眉留下的鉴查院碑文前吐真言:“我不能继承您的梦想,与世界为敌,我没有这样的勇气,我只想好好活着,对不起!”但是,贴身侍卫滕梓荆之死,让范闲开始面对世间不公,试着锄强扶弱。到了第二季,范闲明确想斗一斗!面对菜农老金头与女儿被权贵压榨、折磨至死后,范闲立志踏上为弱势群体发声之路:“若是没人能站出来,这些人一辈子只能忍着、受着。可是,谁能站出来?谁能让他们见识什么是真正的王法?这王法若是总见不着,谁还信呢?”

  随着人物成长、经历增多,范闲将“遵法如仗剑”“但求公平”等母亲叶轻眉的理想真正变成自己的理想,并成为叶轻眉式的人。

  编剧王倦说:“他逐渐走上了追求理想的道路,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改变世界。”第二季中,范闲也清晰地揭开自己的人生底色:“我就是要在朝堂之上,依仗国法堂堂正正击溃李承泽,才能告诉天下人,这世上不只有高低贵贱,依然有人遵法如仗剑。”于是,在此后的春闱舞弊案中,范闲为天下学子代言,拒绝权贵加塞门客、禁止冒名顶替、扫除作弊风险,还读书人一场干净的考试。

  随着战斗模式开启,范闲面临的问题更多了。“庆国再美好,不可回避的问题依然存在,这是一个封建社会,对现代人而言,这个世界是崭新的,又是陈旧的。拥有现代意识的范闲见过真正美好的世界,并在其精神世界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王倦认为,第二季的范闲发现了世界的真相,也依旧在寻找自我,“这是一个致命选择,是背叛自己的内在世界,选择屈服,选择与庆国和光同尘,还是去抗争、搏斗、挑战习以为常又并不正确的规则。”王倦认为,范闲的确在逐渐走向孤臣之路,外在获得极大满足,肉体融入这个世界后,内在却不停地遭遇选择的折磨和痛苦,精神依旧坚如金刚、棱角难平,“一个痛苦的灵魂,在融合的痛苦中逐渐觉醒,向整个世界发起挑战”。  

解开“庆国顶流”背后的文化密码 你,为什么喜欢范闲?

  范闲和得力助手王启年、邓子越

  关系网 范闲从拥有“靠山”到成为“靠山”  

  生父是庆帝,养父是户部尚书范建,教父是鉴查院院长陈萍萍,岳父是宰相林若甫,师父是鉴查院三处主办费介、叔父是武力值绝顶的五竹……第一季中,范闲人生开挂,“父亲团”点一下“金手指”,便能为其保驾护航、消灾解难。范闲也得以逐渐靠近其母叶轻眉的人生理想。第二季中,范闲与“父亲团”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他也改变了面对亲密关系的态度。

  谈及范闲面对生父庆帝的变化,张若昀看到了两人之间的极限拉扯:“从第一季到第二季,范闲最难琢磨的人物是庆帝。他还没完全想清楚,究竟庆帝允许他做到什么程度,他想抬高底线。”

  对于养父范建,张若昀看到了传统的中国式父子关系,岳父林若甫则经历了请辞归乡。张若昀认为,林相孤身离京前的最大安慰是“将女儿婉儿和儿子大宝双双托付给范闲”。在张若昀看来,师父费介“永远把保护范闲放在第一位”,叔父五竹是“范闲最信任的人”。

  谈及范闲与陈萍萍,张若昀看到两人信任感加强,以及关系递进:“第二季中,范闲发现大家都在下不同的棋,而且第一季的可怕棋局,也许并不完全是陈萍萍的布置,可能是庆帝等他去猜。”

  第一季中,很多观众认为范闲能够在一次次朝堂争斗中笑到最后,是因为有“父亲团”当靠山,为其扫清成名之路上的障碍。第二季中,范闲的“父亲团”仍会救其于危难,但范闲学会了取舍,同时主动挑起担子、背负更多压力。于是,他成为许多人的“靠山”,如:王启年、邓子越、史阐立、杨万理等。

  张若昀认为:“第一季,范闲闯入、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对信念和价值的输出不够明确,但第二季,范闲有大段的理想和价值输出给这个世界,包括他的责任和使命。比如,邓子越曾经是理想主义者,但历经岁月,他变得唯唯诺诺,范闲针对他的情况,进行了大段输出。”

  范闲唤醒邓子越的一幕,是第二季的首个名场面。邓子越出身寒门,曾因发现边军都尉贪官银,仗义执言鸣不公,被贬为小主簿。在鉴查院隐忍多年的邓子越逐渐学会低头,他告诉范闲:“当时不谙世事,行事张狂,属下现在懂事了。属下懂得做官不可特立独行,该当与光同尘。”范闲回应邓子越:“从今往后,我就是你的靠山。你可以试着找一找曾经的那个自己,试着把底线往上再提一提。别怕闯祸,我给你兜着。”这一幕中,范闲体验到了“成为别人靠山”而带来的自信。 

解开“庆国顶流”背后的文化密码 你,为什么喜欢范闲?

  范闲为春闱考生求公平

  热传播 话题玩法多样,让范闲随处可见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庆余年》第二季中的范闲已连续两周占据猫眼剧集角色热度榜榜首。与此同时,与“范闲”有关的话题热度在各大社交平台居高不下,主创、网友给予范闲的更多关注,更利于形象推广、剧集推广、演员推广形成共振,从而实现文艺作品的良性互动传播。

  例如,“范闲骂得声音好大好超前”话题,描述了范闲初到鉴查院整顿职场的画面。范闲发现一处队友正在打琥珀麻将,便掀桌子立规矩:“当初发的誓都忘了?鉴查院是做什么的?求吏治清明,保百姓安宁。当初的初衷都喂狗了?你们出去看看街上的百姓,他们都没说难,你们,有脸吗?”“我不管你们之前是怎么过的,从现在起不许这么过!送过来的礼不许收!”话题发酵后,众多网友被张若昀的演技打动。

  “范闲的六个爸爸”话题则在议程设置方面给予网友极大的发挥空间,提高了整部剧的话题讨论度。例如,有人针对生父庆帝、养父范建、教父陈萍萍、岳父林若甫、师父费介、叔父五竹出了一道强互动性的选择题:“为范闲遮风挡雨的六个爸爸,范闲最爱其中的哪一个?”有人玩起谐音梗:“范闲主打‘六父临门’,这福气给你,你要不要?有管衣食住行的、有管学业技能的……分工明确,范闲被爸爸们包围的一生!”

解开“庆国顶流”背后的文化密码 你,为什么喜欢范闲?

  张若昀饰演范闲

  巧解读 范闲如何成为经典形象?  

  围绕《庆余年》第二季的火爆以及主人公范闲的超高人气,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郑焕钊、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周飞,从文化视角分析“范闲”成为经典形象,被读者、观众喜欢的原因。以下是两位学者的自述—— 

  郑焕钊:范闲让观众获得心理投射 

  《庆余年》是近二十年来重要的网文、影视作品。作为作品主角,范闲也成为经典艺术形象。其经典性源自作品主题的独特性,以及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不同于一般的爽文,《庆余年》的宝贵之处是其科幻性世界观、深刻的主题等带来的超前价值观、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作品中,范闲与叶轻眉在那个封建社会中充满孤独感,由此带来人物的内在深度和立体性格。这就使范闲的多元性格特征,区别于传统男频爽文主角相对单一的性格特征。

  相比于小说,网剧改编过程中增加了较多喜剧效果,使得网剧中的范闲形象比小说更丰富,充满情绪表达的张力——他可庄可谐,骨子里又有周正的价值观与悲悯情怀,贴合当下观众对角色的期待。

  范闲的性格是圆形的,尤其是剧中京都皇子之间,庆帝、陈萍萍、林相等人之间,充满隐秘、复杂的权力与人性博弈的戏剧冲突情境,为范闲性格的表现提供了多重利益、情感关系,打开了范闲性格的内在丰富性。相比起来,其他男频影视作品中的男主角,尽管不至于是扁平性格,但其面对的环境矛盾冲突没有如此复杂,其内在性便没有范闲丰富。

  实际上,范闲之所以受到观众欢迎,是一种现代人的心理投射和代入的效果所带来的。范闲既拥有众多“爸爸”相助,能绝处逢生、逢凶化吉,同时具有现代智慧优势,还拥有超前的记忆力,为观众沉浸式代入爽感建立了基础;范闲又拥有理想主义价值观,对追求公平正义、悲悯弱者并为其伸张正义、对朋友诚信等重义重情的性格,满足观众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范闲也不是硬邦邦的人,他懂得转圜与幽默,有亲和力,这一性格让他的形象显得可爱;处在困境与冲突情境中的范闲,不时显露出自我矛盾,与现代年轻人的心境高度相似。以上种种就意味着,人们可以从范闲身上获得多重的心理投射和满足。 

解开“庆国顶流”背后的文化密码 你,为什么喜欢范闲?

  张若昀饰演范闲

  周飞:范闲是人物百态的“导游”

  剧中的范闲是整张人物关系网络的中心,不仅是庆帝的私生子,游走于各大当世最顶尖的权力人物之中游刃有余,同时,还有着现代人的思维情感和价值认同,超越故事世界。范闲成为整个“庆余年”世界中独特的存在,不论是庆国,还是北齐,乃至东夷城,几乎没有人讨厌他。这种人物设定是男频小说中罕见的。

  探究剧中人人欣赏范闲的表层原因,一方面,范闲所带有的才学、知识,让他成为庆国文坛的救星,另一方面,范闲是塑造当前故事格局的传奇人物叶轻眉的儿子,继承了叶轻眉的血脉和精神诉求。前期的范闲受到范建、陈萍萍等人的喜爱主要是其与叶轻眉血脉上的亲缘关系,后期的范闲则继承了叶轻眉鉴查院门外石碑碑文上的精神诉求,为小人物发声,受到剧里普通人的认同。

  至于剧外观众喜欢范闲的主要原因,一则是原小说在情节和人物塑造上的成功为剧改人物角色奠定了文本基础,无论是小说还是剧集,范闲都是一个成功的人物角色。二则,剧集的强情节设定,将朝堂交锋、喜剧等元素融为一体,满足了不同层级观众的观剧需求,使他们可以借由范闲这一主角人物,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庆余年”世界。三则,剧中的某些情节和人物对现实世界有着某种映射和反映,观众或许内心深处也有着希望有一个范闲存在的心理需求。很多观众也会借范闲之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是这个世界的主角,还是配角?

  传统男频作品中,主角一般会走入“升级打怪”模式,随着主角能力提升,可以挑战更高位的人物,从而获得更多用户青睐。《庆余年》系列中,范闲与男频作品主角一样有主角光环,出身、能力都是佼佼者。不同之处在于,该剧中其他人物角色不是为了简单辅助和烘托主角人物的配角存在,而是各有各的看点、魅力,这种强配角的人物设定,非但没有削弱主角的魅力,反而使得主角获得了更强的人物魅力。尤其是到了第二季中,范闲的才艺展示、人物展示均大幅度减弱,加重了其他人物的展示戏份,例如,林相的算计、郭御史的耿直、二皇子的狡黠等。范闲实则借由这种“向后退”的设定,成为观众观看“庆余年”世界人物百态的线索和导游,使观众更依赖范闲“指路”。(记者 龚卫锋)

编辑:武若曦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