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京剧万紫千红的胜景
来源:人民日报  |  2023-05-18 09:24:35

呈现京剧万紫千红的胜景

  图①:京剧电影《红楼二尤》剧照。图②:京剧电影《文姬归汉》剧照。图③:京剧电影《群英会·借东风》剧照。图④:京剧电影《四郎探母》剧照。图①至图④均为“京剧电影工程”领导小组提供 版式设计:张芳曼

  列入“京剧电影工程”的21部电影,所涉流派超过现存流派的65%。从18家京剧表演团体优选最适合担纲演出的人才。

  为形成一套恰当的视觉语言系统,对原作进行有效的电影化改造,完成由舞台艺术向电影视听艺术的转变,摄制团队针对每出戏的特点和需要,用创新先导,用科技支撑,用审美托底,力争做到京剧传承精美化、电影创作时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前不久,《四郎探母》《红楼二尤》《群英会·借东风》《文姬归汉》4部京剧电影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隆重推出。12年孜孜不倦,“京剧电影工程”终于完成两批21部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作品,步入收官阶段,这些具有鲜明文化辨识度的影片受到广泛关注。

  戏曲与电影有着不解之缘,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便是通过电影艺术保留和传播京剧文化。两种经典艺术在融合互补中彰显强大生命力。“京剧电影工程”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浩如烟海的传统剧目和长年积累的编创佳作中,精选有剧种代表性和艺术性、能体现当代京剧艺术家实力水平的大戏,又经过案头剧本的认真加工、排练场上的反复打磨、电影棚里的精心摄制,制作出一批能够广泛传播、永久留存的影片。

  国粹经典的当代传播与传承

  这是一项既崇高又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京剧电影工程”由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倡导、推动,国家有关部委参与、全力配合。倡导者始终不渝的决心、艺术家们的刻苦努力,是“京剧电影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

  京剧剧目浩如烟海。单以《三国演义》为题材的骨子戏就有200余种,足见三国戏在京剧剧目中所占比例之高、地位之重。京剧讲究阵容齐全、文唱武打兼擅、形式丰富多样,非常适合演绎气势恢宏、波谲云诡、赛智斗勇的人物故事。《群英会·借东风》便是其中历经锤炼的一部。上世纪50年代,由马连良、叶盛兰、谭富英、袁世海、裘盛戎、萧长华等主演的该剧舞台艺术片,堪称当时的京剧“群英会”,完整记录了前辈们的表演风采,为我们留下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此次重新拍摄的新版电影《群英会·借东风》,由叶少兰、尚长荣、朱强、孟广禄、张建国、寇春华、叶金援等代表性艺术家担纲,运用更先进的电影工具和科技手段,展现当代京剧人传承国粹的艺术高度和守正创新的精神风貌。

  《霸王别姬》为梅兰芳1922年首演的梅派代表作,《萧何月下追韩信》是周信芳编演的麒派看家戏,二者都是久演不衰的艺术珍品。新中国成立后编演的《谢瑶环》《穆桂英挂帅》《赵氏孤儿》《满江红》《九江口》,同样以雄浑的风格、深邃的内涵,加上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李少春、杜近芳、袁世海一众名家唱念做打的出色演技而著称。《秦香莲》《状元媒》《勘玉钏》《乾坤福寿镜》等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剧,或以浓郁的民间色彩、生活情趣,或以细腻深刻的人性开掘,广受欢迎。“京剧电影工程”选择这些基础厚实的剧目拍摄影片,力求在经典的当代传播和后世传承中实现更好、更精的效果。

  京剧艺术的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京剧是一门色彩丰富、流派众多的表演艺术。列入“京剧电影工程”的21部电影,流派纷呈、百花竞艳,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京剧艺术的多姿多彩、博大精深。从老生的谭派、余派、马派、麒派、杨派、言派、奚派、高派,到旦行的梅派、程派、尚派、荀派、张派、杜(近芳)派、关(肃霜)派,再到净行的裘派、袁派、侯派,小生的叶派、俞派,武生的杨(小楼)派、李(少春)派,老旦的老李(多奎)派、新李(金泉)派,丑行的萧(长华)派……所涉流派超过现存流派的65%。

  新版《群英会·借东风》集叶派小生、马派老生、裘派铜锤、奚派老生、杨派武生、萧派方巾丑和自成一格、有“当下活曹操”之称的架子花脸于一台,尽可能满足各类观众的欣赏偏好。

  《文姬归汉》是1926年由金仲荪编剧、程砚秋创演的一出大戏。虽有史书和《三国演义》小说作依据,又有元明杂剧可参考,它的戏剧结构、唱念词曲却是全新创作。此剧一经上演,便因其表现出的复杂的人物内心和凄楚动听的唱腔,获得广大戏迷的追捧。此后数十年间,程派弟子相继学演,又经程派名家李世济在剧本上的修订加工,形成多版本同时流传的盛况,成为程派青衣必演的保留剧目。将这样一出凄美动人、委婉深沉的典型程派青衣戏搬上电影,足以赢得“程迷”们的青睐。

  另一部公映的《红楼二尤》,则是陈墨香1932年根据《红楼梦》有关章节为荀慧生度身定制,被列为荀派六大悲剧之一。前饰三姐、后演二姐,荀慧生分别以花旦、闺门旦应工,充分展示了他超越行当的实力和魅力。上世纪60年代,荀慧生将该剧传授16岁的后起之秀刘长瑜。此后,刘长瑜在频繁的演出实践中,又对剧本作了多次梳理和修改,得到业内外广泛好评,获得“雏凤清于老凤声”的赞誉。鉴于历史原因,荀慧生一生未在银幕上展现风姿。此次拍摄此剧,弥补了这一出荀派名剧没有影像呈现的遗憾。

  戏曲与电影的交融创新

  “京剧电影工程”在传播经典艺术的同时,也锻造了一支有经验、有水平、有热情、有追求的拍摄京剧电影的专业人才队伍,对戏曲电影事业的后续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和积极作用。

  京剧电影的拍摄不仅是一场京剧艺术的传承与接力,还见证着中国戏曲文化与电影文化的交融与创新。一大批有实力、有经验、高水平、高素质的艺术人才,全心投入、取长补短、通力协作,才有可能达到永久留存的目标。

  调集精兵强将,组建阵容强大的演出团队。以实力最雄厚的京津沪为主要拍摄基地,打破团与团、地与地之间的限制,从各地优选最适合担纲演出的人才。据统计,21部电影所涉演员、演奏员广布18家京剧表演团体。武戏《大闹天宫》从14家京剧院团、院校,找到30多名翻打武戏演员,由福建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中央戏剧学院的4名孙悟空扮演者合力完成。《谢瑶环》由国家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天津京剧院、北京京剧院等院团的演员联袂担纲。《四郎探母》《红楼二尤》也充分体现了强强联合。

  一批朝气蓬勃、实力强劲的青年拔尖人才崭露头角,在银幕留下青春亮丽的风采和功力非凡的才艺。张建峰、李博、杨少彭饰演的杨延辉,窦晓璇、郭霄、吕洋饰演的铁镜公主,罗戎征饰演的尤三姐等,都让人眼前一亮。

  特聘28位表演艺术家、剧作家、音乐家、戏剧理论家、电影导演组成艺术指导组,从剧目遴选到脚本修改、演出评议、审片论证,全程投入,建言献策。一批深谙电影规律、了解京剧、技术过硬的导演、摄影、录音、美工和制片人员,先后组成各个摄制组,边研究、边实践、边提高。

  为形成一套恰当的视觉语言系统,对原作进行有效的电影化改造,完成由舞台艺术向电影视听艺术的转变,摄制团队针对每出戏的特点和需要,用创新先导,用科技支撑,用审美托底,力争做到京剧传承精美化、电影创作时代化,赢得当代乃至后代观众的认可。《四郎探母》大胆运用虚拟拍摄技术,力求达到以往“搭景”完成不了的诗意效果。《大闹天宫》大量使用电脑动画制作和电影特技,营造变幻莫测的神话气氛。《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贞观盛事》则采用3D/全景声新技术,更加生动地传播京剧经典。

  京剧艺术正通过银幕焕发出历久弥新的光彩。期待多年以后,这些影片在观众心中依然是当之无愧的精品。 

  (作者黎中城 为上海京剧院原院长、剧作家)

编辑:武若曦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