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拟好“青年命题” 助力影坛新力量续写华章

2018-09-08 15:46:18|来源:长春日报|编辑:位中阁

  “新时代·新摇篮·新力量”!一股“新”潮正在“电影城”涌动,借由长春电影节26年的孕育、“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影73年的积淀,这种关于“新力量”的探索,在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期间为中国电影培育希望。

  “我们是追逐电影梦想的年轻人,我们是关心电影事业发展的年轻人,我们是期待参与电影各项创作的年轻人。电影,表达精神、承载梦想、超越想象、绽放信仰……”大学生们在电影节“梦想大典”上发出的青春倡议,胸怀激荡。他们与已然走上电影之路的青年影视人一样,在长春电影节找到了“知音”。

  业界为长春电影节鼓与呼

  “长春电影节的思维是开阔的、前卫的。”首次与长春电影节产生交集的清华大学副教授、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导演梁君健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注重青年力量,对行业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它会给年轻的创作力量搭起舞台,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他们。”36岁的梁君健坦言,青年导演想立足很难,最难的是怎么把自己的创作观点和想法更好地和周围环境、与观众进行更好的沟通,“青年导演会在这种沟通上存在误区,或有畏惧,害怕自己为了沟通而去妥协。”

  导演刘杰在2006年凭处女作《十七岁的单车》一炮打响,当时他38岁。现在,他看到许多青年导演拍电影的思维方式和叙事风格时,甚至感到“自己有点落伍了”。看到长春电影节为青年导演开辟了“金鹿奖”评选等阵地,刘杰鼓励年轻人“要找到雅俗共赏的路子”。

  网名为“电子骑士”的影评人严蓬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此前中国电影存在明显的“代际”,从第四代到第六代导演界限分明。但如今,业界不再以年代区分导演,“现在青年导演中有学院派,也有许多非科班的,他们做的电影方向非常之多,有人做网络大电影、有人走院线,也有人青睐纪录片,说明这个时代是多元的。”

  在众多影视人看来,长春电影节为青年设奖、为年轻电影爱好者们举办“梦想大典”、为共商业界繁荣大计而举办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这些举措使得一个电影节成为将青年导演、电影爱好者推向公众的渠道,吸引了更多加盟中国电影大军的新生力量,从而形成一种电影人才的良性循环。

  创投与项目对接助力青年

  《中国电影报道》栏目执行总编宋子文给记者列出一组数据,截至8月5日,2018年总票房已成功突破400亿元,比去年提前了近一个月。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要冲击600亿元,青年导演的作品占据了60%以上的份额,“扶持青年力量是顺应时代的声音,是大势所趋。青年电影人必须要把自己的力量爆发出来,我认为长春电影节其实是在未雨绸缪,着眼的是后一个10年。”

  而据《2017年中国青年导演生存状态调查报告》显示,现阶段青年电影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融资,有58%的青年导演要花费一年以上的时间寻找投资,即使融资完成,也难以找到稳定的创作团队……

  得知本届长春电影节设置了“金鹿创投”环节,十强电影项目还有望与产业资源产生有效对接,凭借短视频《石榴熟了》在全网拥有2000万粉丝、在本届电影节中国青年(大学生)微电影展演中成功突围的年轻创作人海尼扎提难掩心中惊喜:“长春电影节考虑到让创投与项目产生有效对接,无疑将解决许多优秀青年导演的燃眉之急,表现出了一个专业化电影节对优秀作品和人才进行全方位扶持和孵化的决心和勇气。”

  助力青年影视人把故事变成影像、把想法付诸实践、把蓝图化为现实,长春电影节走出一条助力青年力量“不受规则束缚,不被商业摆布”的创新路。

  “金鹿”青春梦正待揭晓

  电影大师史蒂文·斯皮尔伯格29岁时拍了《大白鲨》、36岁时拍了《E.T.》,确立了自己的影坛地位。而在中国,45岁以下的导演均被划归为青年导演一列,且多数在电影创作上仍在等待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机。对此,在本届长春电影节期间参加2018中国电影美学年会、本届电影节“金鹿奖”评选 ,15部入围“金鹿奖”大名单的影片中,有张艺谋的女儿张末执导的《28岁未成年》、有在釜山电影节获新浪潮竞赛单元观众奖的《西小河的夏天》,更有炸裂了市场与口碑的《前任3:再见前任》《我不是药神》和《红海行动》。在仅有的10个奖项中,本届“金鹿奖”还专门为青年电影人设置了最佳青年导演奖、最佳青年编剧奖、最佳青年男主角奖、最佳青年女主角奖、最佳青年男配角奖、最佳青年女配角奖等6个奖项,比例之高,力证“聚集中国电影新生代、培育中国电影新力量”这一办节宗旨,引发电影界和观众圈对“谜底”的一致期待。(记者 毕馨月)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娱乐微信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