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重“燃”抗战剧 英雄群像真实动人
张鲁一、佟丽娅主演的《爱国者》在江苏卫视播出过半,赢得了不俗的播出成绩及好评口碑。不为人知的是,这部剧因为拍摄条件艰苦曾几经易手,更换过三拨导演和制片人,最后在开机前一个月,才确定下制片人董俊和导演龚朝晖。接受采访时,董俊坦言:“他们都害怕,害怕冬天冰天雪地拍不了,演员害怕冻着伤着……做这个项目需要勇气,但冥冥之中我觉得有一股力量牵引着自己,一定要做。”
英雄群像真实动人
《爱国者》堪称六月的荧屏宠儿,连续5天蝉联全国收视率第一,微博单日相关话题阅读量一度飙至2.1亿。收获如此优异的成绩,代表着《爱国者》从艺术层面到思想层面双双做到出众,且剧情扣人心弦。近期播出的剧集中,故事进入到武装抗战阶段,男主角宋烟桥告别了越狱传奇,开始了哈尔滨地下党工作,也解开了颜红光谜团,正式“成为”颜红光,深入乡村开展游击队工作,打土匪、斗乡绅、灭军团,新场景的转换与新人物的增加拓宽了全剧格局,这也是吸引、留存收视的保障。
对家国情怀真实动人的演绎是《爱国者》冲出重围,感染观众的最重要因素。剧中刻画了一系列不同身份、不同立场、不同境遇的爱国者,无论是装疯卖傻的赵疯子、英勇冲动的舒婕、周密聪颖的冯硕英、风华正茂的乔云,以及后期剧情中的村民、土匪、东北军,每一个爱国者都以战士自居,满怀着对国家、对民族、对自由的热爱,呐喊着奋战的口号一往无前,这种浓重的情感令人动容,令人钦佩。
抗战题材的严肃性一度被“神剧”的拍摄手法消解、娱乐,此后便鲜有佳作。《爱国者》突破了“神剧”惯用手法——个人英雄主义式地讲述唯一主角的伟大功勋,而重在讲一群中国人的故事,讲述一群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的故事。剧中有一句台词,“哪有什么战神?都是血肉之躯拼出来的胜利。”
“尊重历史最重要。我最初的想法就是要让观众看到那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真实感受。”制片人董俊不止一次强调,“我要拍一段历史中的传奇人物,拍出那些在东北战线上不惧怕牺牲、一直坚守并保卫国家的英灵,这是对他们的致敬和祭奠。”为了让这种激情能在剧中更真实地展现出来,《爱国者》拍摄期间在每一天的剧组通告单上都打上一行热血且经典的台词。董俊清楚地记得,第一天的通告单上写着:“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
用“情怀”打败困难
战争剧是不是够“燃”,常常作为一项评价标准。“燃”可以表现为战争场面的轰轰烈烈,也表现在导演对观众情绪的调动上。《爱国者》的导演龚朝晖认为,“燃”应当由“家国”两字的重量托起,重要的不是对于战争残酷的描写,而是对奋勇抗战的英雄们的祭奠,以及对于抗战精神的传承。“大家都说,抗战剧差不多快和抗日神剧画等号了,但抗战是我们国家的苦难,这是一个严肃的主题,苦难是不能娱乐化的。”龚朝晖表情严肃地说。为了更能客观、尽量真实地去还原当年的情景,他曾经走访了当地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人了解情况,也查阅了大量图片资料。
故事中需要大量雪景,而实际开机时已是4月,去哪里找雪一度成为难题。最后,制片人董俊和导演龚朝晖一致认为,“这个剧本,把它放在横店是永远都拍不出来的,只有放在东北雪原,才能够把真正的历史情境,以及那些英雄气概和灵魂展现出来。”雪景有了,但发电车无法上山、每天的拍摄时长也受天气影响极大。冰天雪地的凤凰山上,半人高的雪地让制作团队兴奋又忐忑,六百多人的团队与大雪纷飞的寒冷气候以及难以控制的冰冻路况对抗,再加上还有许多马戏、爆破戏等高难度拍摄,整个过程不仅仅是艰苦,更充满了各种未知危险。“有一次去看景,我开着越野车,就因为山路结冰,我撞了两次车,刹车失控,但很幸运,并无大碍。”龚朝晖说。
虽然条件艰苦,但剧中的演员却也因此完全进入了角色,在凤凰山上,没有通讯信号,大家都放下了手机,开始沟通交流。龚朝晖回忆起一场非常激昂的戏,剧情是大家问颜红光,接下来往哪儿走,他说,“我们不撤退了!我们要杀到新京!”随后,大家一起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那天拍完之后,大家都特别兴奋,我们也不想‘撤退’,都想再多拍一些,但是那天雪特别大,马上就要封山了。没办法,大家一起下山,一路高歌,到了山下,大家都没有回各自的休息室,而是在化妆间排了一支‘战舞’。张鲁一和佟丽娅领头,一跳就跳到了凌晨3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