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影票房高开低走 影迷开始选择回归理性
《长城》口碑两极但票房火爆
尽管张艺谋的《长城》在口碑两极分化的情况下,4天厮杀出5亿票房。不过不可否认的是,2016年的贺岁档显得颇有些冷清。而接下来12月也仅有《摆渡人》《铁道飞虎》两部受关注的电影将上档。这不仅是今年的贺岁档,这也是2016年全年电影市场的一个缩影——杂片丛生,缺乏标杆。
对于今年的票房已经讨论得太多,截至12月19日,目前全年总票房报收437亿,预计在2016年最后12天时间里,超越去年441亿应该不成问题,不过这离年初信心满满的预估着实差得太远。无论是引进分账大片,还是当初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大片,基本都在票房上吃了大亏。无论是客观原因票补的降低,还是观众对于电影的更挑剔,归根到底还是与电影的质量直接挂钩。2016名人堂电影篇,用大数据来看看低迷的中国电影市场。
电影票房持续低迷 火爆开市低迷保收
关注中国电影的影迷都知道,2016年农历新年,周星驰的《美人鱼》成为爆款,一举斩获近34亿的票房登顶票房史冠军。同时连带农历档的《澳门风云3》《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都分别创下过10亿的票房。
实际上2016年票房增长速度最快就是在2月份,2016年大年初一单日6.64亿票房的峰值记录,直接点燃整个春节档电影票房。之后进入3月份,电影票房继续升温,要知道按照以往的经验,3月份向来是平淡期。但2016年仅在3·7当天,单日院线票房总收9880万元,逼近一个亿。这也全得益于春节档、情人节档和元宵节档延续下来的观影人气。纵观今年的数据,三月份的单日票房一般都持续在3000万到5000万之间。
眼见如此火爆的开年,于是有了全年超600亿票房的说法。不过接下来却是步步崩盘,暑假档、国庆档,甚至是现在的贺岁档,票房成绩都与往年同期无法相比。以至于出现截至12月19日,全国总票房还没有超越2015年的44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