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与票房分裂 有时代表了电影审美需求的多样性

2019-03-20 08:13:35|来源:文汇报|编辑:于晓萱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海报。

  影片《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3月14日上映,虽然首日票房仅有1909.5万元,但随后节节走高,仅用四天的时间就以3.3亿元夺得上周的票房冠军,成为影市一匹黑马。但与票房的一飞冲天相比,该片的口碑却是恶评如潮。

  “低口碑高票房”为何会出现,从中又能为电影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一部低口碑高票房的“催泪弹”电影

  影片《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上映之前并不是很被看好,预计票房两亿左右。出乎意料的是,上映三天后票房已经远超预期,尤其上周末,其票房占到了整个大盘的一半,有影评人说,影片成为华语电影相对低迷的三月市场的一个亮点。

  影片讲述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男主角因为身患绝症将不久于人世而深埋自己对女主角的爱意,为了让女主角获得幸福,他特意安排了男二号与女主角相识相恋……影片翻拍自韩国同名电影,因此韩国爱情电影中的所谓“车祸癌症治不好”三件套自然是少不了的。不过剧情虽然俗套,观众依然买账,有影迷在网上留言:“从头哭到尾,明明情节是谁都能想到的俗套,但可以拍成这样,真的很好看,想去二刷。”另一位影迷说:“这电影大概是我所有哭过的电影中哭的最平静的心里却像撕开一样。”有人评价,《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虽然不太符合生活的逻辑,但却符合爱情的逻辑,至少可以与渴望得到完美爱情的少男少女们的愿望、梦想达成一致,形成“共同体美学”。

  据某第三方数据平台统计,《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观众的性别分布上,女性观众65.2%;年龄分布上,20至29岁占到68%。显然年轻女性观众群体为这部电影的主要观影人群。清晰的观众画像定位以及电影本身成熟的制作水准,让《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无声无息之间获得成功。

  与票房一路高歌猛进相对照,《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在网络上收获的评价却不能与其高涨的人气相符——目前在时光网上仅获6.2分,豆瓣上只有5.1分。批评意见除了对泛滥的“三件套”桥段感到厌烦之外,不少观众留言对影片中男主角的做法提出批评。

  谁在打分?观众仍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低口碑高票房”影片并不罕见,从历年的年度票房统计前十来看,每年评分在7分以下的电影都占到前十里的大部分。这种现象长期受到诟病,批评意见一方面认为“低口碑高票房”电影的艺术价值不高,同时也为那些“高口碑低票房”电影感到惋惜。不过,评分机制、网络口碑就能完全代表一部影片的品质吗?似乎值得再思考。

  随着电影制作水准的普遍提高,以及观众观影习惯的逐步养成,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票仓中,想必会出现越来越多“口碑”和“票房”评价一致的影片。但是,遇到了高票房和低口碑这种“矛盾”的评价时,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一部影片口碑与票房分裂,本身就代表了电影审美和需求的多样性。

  通常来说,习惯在网络上发表影评、给电影打分的观众属于小众群体。此外,据腾讯云咨询2018年的调查报告,观众选择影片时所受影响因素里,网络评价的36.5%与朋友评价的30.7%几乎持平。综合来看,大众群体选择观影的影片时并不会受电影评分的太多影响。

  影评人韩浩月曾表示,那些给电影打分的观众,多是活跃于网络上的电影爱好者或评论者。但多数观众仍然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被自己的判断或舆论的驱动影响进入电影院,他们寻找自己能与电影产生共鸣的那一部分,尽管电影并不令他们满意,但也不会火冒三丈到网上大骂“烂片”。

  因此,有学者认为,小众评价的“低口碑”与大众造就的“高票房”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类观众人群、两个评价体系,不需要把它们对立起来,更不需要追求“高口碑”的电影必须“高票房”,或者认为“低口碑”的电影不应该“高票房”。(本报记者 卫中)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娱乐微信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