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科幻影片相遇贺岁档 中国科幻银幕新作备受期待

2019-01-23 09:07:55|来源:文汇报|编辑:于晓萱

  2019年春节,银幕上将有两部根据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改编的影片相遇。一部是宁浩执导,黄渤、沈腾主演的喜剧片《疯狂的外星人》,另一部是由吴京、李光洁出演的风格冷峻的硬核科幻片《流浪地球》。

  中国最新科幻影片什么样,符合观众的期待吗?看来很快就能有答案。

  观众对一流国产科幻电影已期待多年,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科幻小说创作跃居世界前列,中国电影工业水平大幅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何优秀的科幻类型片始终空缺、为何被寄予厚望的电影《三体》久未出炉,类似的问题也在等待回答。

  一种类型电影的成功,并非有了文本和技术就一定能水到渠成。学者认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需要借鉴成熟的制片经验,保持对新科学、新技术的灵敏嗅觉,但在故事和审美上要有自己的立场和判断,将中国视角、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融入电影叙事,用自信的文化产品为全球发展提供思考和方案。

  困局

  国产科幻为何总是“边缘类型”

  作为商业电影的重要类型之一,科幻电影凭借酷炫的场景和超前的想象力,正在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尤其是《阿凡达》之后,叙事和技术相互促进,让科幻电影发展更加迅速。2012年起,中国内地引进片中科幻电影占三分之一,《超体》《星际穿越》《地心引力》等不仅卷走了大量票房,还每每引发话题。

  相比之下,同时期的国产科幻题材却寥寥无几。《长江七号》《未来警察》《机器侠》等可勉强划入科幻片范畴,但其中的科幻成分既无法辅佐剧情,又无法体现叙事意义。“因为电影工业体系并不成熟,科幻作品的类型化并不明显,被拍成‘科普’或‘儿童片’的不在少数。”有电影人告诉记者,国产科幻一直处境尴尬。1980年国产科幻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可算是中国科幻“启蒙”之作。受技术条件所限,影片的制作手法相当简陋,比如蘑菇云是将沙子倒入水中,让沙子自然下沉,再将镜头上下颠倒拍摄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的《大气层消失》《霹雳贝贝》等科幻电影,对环保、外星科技都有所涉及,但为了照顾以小朋友为主的消费人群,故事主线中出现了类似动物会说话等情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干扰了科幻叙事的展开。

  随着本土商业大片的繁荣,特效技术和制片能力也有了明显进步。同时,那些对中国第一批科幻电影有着银幕记忆、又看着海外科幻成长起来的观众,已成为电影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学者认为,打造本土科幻电影消费市场的“气候”和“土壤”已经成型。

  补课

  学习叙事和对科学的敏锐嗅觉

  “科幻电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故事片,而是要有‘技术社会学’的想象力。”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李广益认为,优秀的科幻影视作品能够把握技术进步在日常生活中的“第一落点”,并迅速作出“回应”,体现出对新科学、新技术的灵敏嗅觉。

  比如,虚拟世界和人工智能的诞生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不少科幻作品不仅勾勒出其发展蓝图,也描写了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科幻文学史上首度触及虚拟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三重模拟》于1964年问世,此时距离计算机的诞生不过十余年,集成电路通用计算机刚刚诞生。小说中,科学家在电脑里建造了一座“虚拟城市”,而里面的电子人对此浑然不觉。不到30年间,计算机深入千家万户。正当人们享受着高效和便捷时,《异次元骇客》《黑客帝国》两部科幻大片,对虚拟世界展开了超越性的联想和深切的思考。

  今天,大银幕对“虚拟世界”的想象依然与现实世界的科技焦点息息相关。如《创·战纪》中展示的“人机交互”——人类被激光数字化后,像程序一样被下载到虚拟网络空间,进入类似VR设备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中。又如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超级网游所铸造的虚拟世界,如同一个巨大的海洋,吞噬了人类的正常生活。

  刘慈欣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科学本身的故事性很强,电影作为一种表现力极强的大众媒介,在大众和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认为,科幻电影能够在它构造的语境中,对科学提出新的问题、展现新的思想。而其他类型中绝大部分没有这个功能。

  创新

  用中国视角和智慧看待未来

  学者认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应该挣脱好莱坞的程式,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一方面,即便作品的“叙事壳”是观众熟悉的,也需要注入有中国文化基因的内容。眼下,国内一批优秀的作家已为银幕储备了大量全新素材和蓝本。比如写“时间旅行”,夏笳的《2044年春节旧事》就非常接地气,她描绘了2044年技术发展影响下的社会、家庭是如何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的。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科幻需要寻找有中国气派的新故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认为,刘慈欣的小说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为读者提供了对崇高和敬畏的理解。例如刘慈欣的中篇小说《乡村教师》,讲述了平凡乡村教师李宝库到了肝癌晚期、拼尽最后一丝力量让四个孩子记住了牛顿三定律。他并不知道,原本打算毁灭地球的外星文明,因此对地球文明另眼相看,四位学生最终拯救了地球。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科幻影片中的渗透,在价值和审美上也将为中国科幻塑形。《流浪地球》的主创曾拿着剧本和国外特效团队对接,却被问道,“世界末日”背景下,直接造飞船逃离不是更科学,何必把地球变成飞船?但在中国传统价值里,“回归”是重要的价值取向。《流浪地球》给了中国科幻一个启示:在特效技术已与国际一流对接的背景下,具有本土文化意义的讲述更为重要。

  改变好莱坞式的科幻既有审美,用中国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冲击世界科幻,将为中国科幻电影赢得更大空间。科幻作家韩松认为,中国科幻需要用中国的视角和中国的智慧去看待世界和未来。(本报记者 童薇菁)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娱乐微信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