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市场:不是所有高分影片都必须“值钱”

2018-08-21 10:28:23|来源:北京晨报|编辑:于晓萱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上映3天,票房只有几十万。之前有评论据此讨论了纪录片的市场困境,说到《二十二》的票房奇迹,并没有在纪录片领域延续。在我看来,对任何领域的事物或者个体,都不能以简单的类别来做判定,比如近年来在网络上广泛流行的地域歧视,就是一个非常粗暴而且反智化的观念。纪录片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跟商业片是一样的。在众多的商业片中,不论是哪个类型,都有质量高的,质量低的,有票房成功的,当然也有票房失败的。如果就单纯以纪录片这种类型来定义其比商业片更有文化价值,类似的观念显然是简单粗暴的。即使是再好的工具,再好的产品类型,都不能代表其所有的个体就有天然的品质保障,更不可忽视制作和销售领域中应有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努力。

  符合期待更重要

  《最后的棒棒》打分很高,但排片率很低,在笔者看的这一场,200人的厅,坐了40多个人,应该说上座率不算太差,说明口碑较好的更加艺术化的电影,是有一定量的观众群愿意买单的。那么能否让更多的观众买单,显然只靠最初的口碑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上映以后影片是否符合观众的期待值。

  《最后的棒棒》是以山城重庆的挑夫群体“棒棒军”为题材,影片展示了他们生存的艰难,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应该说这个题材的选择,是相当有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的,而且电影导演何苦亲身加入其中,以一个“实习棒棒”的身份,一起吃苦流汗,这个行为本身非常令人钦佩。但是,对于艺术作品来说,再好的出发点,也需要足够的艺术手段做支撑。总体来说,《最后的棒棒》在拍摄手法上,比较传统,整体格调更像老式的电视纪录片,而不是一部在大银幕上放映而且需要进商业院线的电影。故事的推进过于琐碎,无法令观众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几条不同的故事线之间,穿插的不是很清晰,而何苦本人的进入,反而使电影产生了一种“真人秀”的效果,有点出戏。比较不能忍的是开场不久,居然插了一首主题曲类型的“棒棒歌”,感觉相当尴尬。电影展示了几个不同类型的人物,但是相似度比较高,并不能完全体现人物类型的价值,这使得影片的整体故事线比较单薄,紧扣观众心弦的力度不够。

  在我看来,这个片子更应该是一个分集的电视纪录片,或者切分成10分钟以内的短视频效果会更好。把这样缓慢单一的故事拉长到90多分钟,放在大影院,要求观众拿出一个完整时间单元来观赏,是制作方的一厢情愿,而不是“观众不行”。

  复制成功不现实

  现在一说到纪录片的市场范例,必然会提到《二十二》。《二十二》与其他很多纪录片的不同在于,首先它的题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够在历史脉络和现实政治的交叉点上被广泛瞩目而且还能有机会拍摄出来的大题材,并不那么容易找到,《二十二》这样的题,以后不能说没有,但是绝对不会很多。题材之外,《二十二》的拍摄和制作手法是很有现代感的,纯素白描,完全的客观观察,不插入过多的导演痕迹,充分满足观者对真实感的需要,《二十二》的节奏比“棒棒”要慢很多,但是在那种肃穆庄严的慢节奏里,观者静静地体会到了时间长河刻印在主人公们身上的沧桑,《二十二》给观众带来的,不是商业片的那种催情的眼泪,而是一种深入心底的哀恸,《二十二》唯一体现出创作者文艺气质的是富有诗情的结尾,对比“棒棒”的那首主题歌,高下立判。

  《二十二》的商业成功,其上映前的推广一直是被业内称道的,有别于商业大片的全方位狂轰滥炸,它采用了网络模式的推广,以一场名人明星的微博传播,开启了对影片的关注度。但是,同样的模式,未必适合其他的影片。类似于“棒棒”这样的题材,在重庆周边,可能具有很高的关注度,但是放到全国,显然不如慰安妇题材更能得到人们的共鸣。所以,如果觉得随便一个纪录片,哪怕是付出了再多心血的作品,就可以复制《二十二》的成功,显然是不现实的。

  先行探索总最难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体裁,我们的电影市场无疑是需要纪录片的,但是我们不能只奢谈纪录片的社会责任,既然院线是市场化的,就不能要求观众来做不合理的奉献。要做好纪录片市场化这个事,还要靠扎扎实实的工作。在这其中,我们电影业的纪录片创作者,首先要端正一个心态,纪录片肯定是一个小众类型,不能指望着拍一个纪录片就成名成家,挣多少个亿,只有真正喜欢,真正愿意为其付出,才可以从事这样一个实际上非常辛苦,付出与得到不相符的事业,口碑应该就是创作者得到的最大的“利”;其次,要更好地改变观念,在艺术手法上不断创新,现在视频领域的纪录片制作非常活跃,人文、生活、历史类型的纪录片层出不穷,很多片子制作精良,艺术感十足。这种艺术感并不仅仅局限于光影之类的专业手段,其中反映出的生活态度,内容格调,都有很多想法,甚至一些很小的细节上花费的心思,都常常令人拍案叫绝。对比下来,大电影上的纪录片,应该比小屏幕的纪录片更讲究,才能吸引观众来专场观看;第三,纪录片从立项到最后的营销,需要由更多专业化的机构和团队来加入,《我们诞生在中国》是一个业内和观众都很认可的片子,虽然它还算不上票房奇迹,但是其合理的票房收入足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转,这个片子的专业程度,显然我们现在还达不到。纪录片在创作中,要做到艺术性和观众的接受程度之间的平衡,在商业投入中,要做到不同成本不同难易程度之间的平衡,用针对不同观众人群的多项目长线投资,来摊薄投资风险等等,都是需要不断摸索投入的。在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棒棒”这样从商业上算是不成功的探索。

  其实在纪录片的市场化里,还有很多可以尝试的地方,比如是否可以有一些短纪录片,十几二十分钟的,来跟商业大片套播,比如引入更多的有一定声望的企业支持,比如在视频和院线之间进行良性互动等等,都可以探讨。

  中国电影纪录片的市场还远没有成熟,培育这个市场,需要创作和经营两方面的努力。这种事,急不得。

  最后,还是要对导演何苦和他的创作团队表示敬意,无论何时,先行者总是最难的。(作者:郁晓东)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娱乐微信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