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鹊桥会》:一个时代对人性的观照

2016-05-13 14:41:17|来源:国际在线|编辑:位中阁

  图片默认标题

  杂技音乐剧《新鹊桥会》已于5月6日、7日在北京世纪剧院结束了全国的首演,演出结束,来自各个领域的观众和专家纷纷表达对《新鹊桥会》的喜欢,甚至有一批远道而来的观众远闻家乡的剧目来到北京演出,专程自江苏赶来,喜出望外。演出两场,世纪剧院门庭若市,观众络绎不绝,并在演出过程中频繁响起掌声和惊呼声。

  杂技音乐剧《新鹊桥会》,顾名思义是鹊桥会的全新演绎,一年一度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被看做是带有中国色彩的情人节,而鹊桥这处带有情感意义的标志在《新鹊桥会》里也做了现代解构——在戏中戏的戏外现实故事中,现代的鹊桥被都市气息浓重的夜店party所替代。双重时空,戏里戏外,如梦似幻。

  而《新鹊桥会》,创造者将重点放在杂技入戏的概念上。普通的音乐剧是将流行音乐简单拼贴,而一般的杂技秀也只是杂技的堆叠,而《新鹊桥会》则是将故事、音乐、杂技巧妙融合,三者置于平衡的位置,以故事作为音乐和杂技的物质载体,以音乐和杂技入戏推动故事。

  总导演陈涛谈到音乐剧的形式是古已有之,音乐剧的出现实则是一种艺术思潮的袭来,与之相适应的是,中国舞台上对音乐剧的渴求。这几年新走上舞台的大戏,几乎都是试验性的音乐剧。在陈涛的概念里,音乐剧不仅仅是话剧加歌唱,重复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简单模仿生活。而在陈涛的创作里,我们看到了中国意义上的音乐剧是同时具备中国古老戏曲的美学特征,中国的戏剧定义是以歌舞演故事,烘托情绪,《新鹊桥会》在此基础中更注重情感的宣泄,而非故事冲突的设置上。《新鹊桥会》的表演上看似是自由的话剧式的,但在内里是具有类似戏曲的程式化表演。从古代到现代,人物的心理时空和情节的叙事时空是极其自由的。

  杂技音乐剧《新鹊桥会》意在以王母娘娘和牛郎织女的符号打造中国美学上的音乐剧,从剧场的元素到演员的表演程式回归到民族化的风貌。很多年前的牛郎织女是封建文化情感的牺牲品,而如今的牛郎织女塑造把封建势力作为一种嘲讽对象,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多的是歌颂时代的自由和人性的美好。

国际在线娱乐微信

返回顶端